7月11日,賽業生物細胞治療部體外藥效項目管理宋子曦主講「CAR結構設計策略及體外抗腫瘤活性評估介紹」線上課程,以下為本次直播常見問題匯總與解答。
FAQ:
1.靶分子在T細胞表面高表達的情況下開發CAR-T的風險和對應策略?
2.裸鼠可以用于荷瘤并進行CAR-T治療研究嗎?
3.靶向小鼠和人的CAR-T設計區別是?
4.CAR分子設計應該給氨基酸還是核苷酸序列,如何優化?
5.轉染NK的慢病毒滴度要求達到多高?
6.CAR分子載體的長度是多少?
Q:靶分子在T細胞表面高表達的情況下開發CAR-T的風險和對應策略?
A:如果靶分子在T細胞表面也高表達,開發針對該靶分子的CAR-T細胞可能會導致自殺效應或自我損傷。因此,以下策略可以考慮:
a.選擇不同的靶分子:選擇腫瘤特異性表達的分子作為靶點。
b.優化CAR設計:使用更精確的抗原識別結構域,減少對正常T細胞的識別。
c.使用雙特異性CAR:設計能識別兩個不同靶點的CAR,提高特異性,減少對正常細胞的毒性。
d.基因編輯:敲除或調控T細胞表面高表達的靶分子,以避免自殺效應。
Q:裸鼠可以用于荷瘤并進行CAR-T治療研究嗎?
A:可以。不過裸鼠(Nude mice)缺乏胸腺,導致T細胞缺陷,但是仍保留部分免疫功能,如B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這可能影響研究結果。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更推薦使用賽業生物NKG小鼠,NKG小鼠缺乏T細胞、B細胞和NK細胞,是目前最免疫缺陷的小鼠模型之一,能夠更好地接受人類細胞移植。
Q:靶向小鼠和人的CAR-T設計區別是?
A:簡單來說,靶向小鼠和人的CAR-T設計的區別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a.抗原特異性:由于小鼠和人的基因不同,它們表達的腫瘤抗原也不同。因此,CAR-T細胞設計時,針對小鼠的會使用識別小鼠抗原的特異性抗體片段,而針對人的則會使用識別人類抗原的特異性抗體片段。
b.設計和生產細節:雖然CAR-T設計的基本原理相同,但在具體實現時,如啟動子選擇、信號傳導結構域的優化等方面,可能需要根據目標物種的特性進行調整。
Q:CAR分子設計應該給氨基酸還是核苷酸序列,如何優化?
A :CAR分子設計提供氨基酸序列或核苷酸序列都可以,我們得到序列后會進行對應物種的密碼子優化。
關于CAR結構設計上的優化包括增加細胞內信號序列、調整跨膜區域、選擇合適的共刺激因子等等。
Q:轉染NK的慢病毒滴度要求達到多高?
A:轉染NK細胞的慢病毒滴度要求可以因實驗條件和目的而異。一般來說,需要足夠高的滴度確保高效率的轉染。常見的要求一般在10^8 TU/ml以上。如果提供病毒滴度或MOI仍然得不到較高的準染效率,可以考慮通過轉座子載體電轉NK進行CAR-NK的制備。
Q:CAR分子載體的長度是多少?
A: CAR分子載體的長度取決于其組成部分。一個典型的CAR分子載體包含以下主要部分:
a.單鏈抗體片段(scFv):大約750-800個堿基。
b.鉸鏈區(Hinge region):大約150-300個堿基。
c.跨膜區(Transmembrane domain):大約150-300個堿基。
d.共刺激信號域(Co-stimulatory domain):如CD28或4-1BB,大約200-300個堿基。
e.激活信號域(Signaling domain):如CD3ζ鏈,大約150-300個堿基。
總的來說,整個CAR分子的核苷酸序列長度大約在1500-2000個堿基對之間。這是一個概略的估計,具體長度可能會根據不同的設計和優化有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