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靶標代謝組學質控體系過程介紹
瀏覽次數:2584 發布日期:2021-8-18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近期,BIOTREE推出了發現代謝組學-MIX版,實現了非靶標代謝組學物質鑒定數量的大幅度提升,物質定性數量高達2000+。同時,物質鑒定數量的提升必須以可靠性為前提。BIOTREE非靶標代謝組學一直以嚴格的質控體系來保障數據質量,在這基礎上聯合全球頂-尖儀器公司進行了室間質評來驗證數據的準確性。
質控體系
關鍵詞:6D,綜合性,嚴格
BIOTREE非靶標代謝組學提供從代謝物提取到代謝物檢測分析一站式服務。為了不斷提高實驗數據質量,BIOTREE在非靶標代謝組學檢測平臺上創建了基于QC和IS兩大核心的6D質控體系,可綜合考量實驗各個環節。
Quality Control樣本:是將所有實驗樣本混合而成的一例額外樣本。理論上來說該樣本含有所有樣本中的所有種類物質,因此該樣本可以作為全部樣本的“代表”,可以在不影響實驗樣本檢測的情況下,通過對QC樣本的檢測,來判斷整個實驗檢測是否穩定。Internal standard(內標):是在實驗樣本中額外添加的一個或幾個已知物質。在非靶標代謝組學中,由于并不知道會測到什么物質,因此需要在樣本中添加一定的已知物,通過對該已知物檢測結果的分析進而判斷整個實驗檢測的穩定性。
過程質控
空白樣本無明顯內標檢出由于空白樣本僅是空的流動相其中并不含有IS或者被測代謝物,所以若是實驗中有各種原因的殘留,就會導致原本干凈的空白樣本中有IS被檢測出。因此可以通過檢測穿插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的空白樣本中是否有IS信號,從而及時判斷實驗中是否有殘留現象。 當所有空白中所有IS均無明顯峰被檢出才認為該項目合格。
內標峰高差在30%內
每個電離模式BIOTREE會分別采用3種同位素內標,用以全面表征不同類型代謝物的檢測狀態。理論上來說由于QC樣本是反復進樣的重復樣本,因此可以通過每個QC間IS的響應峰面積差異來判斷檢測是否穩定。當所有QC中所有IS的峰高差小于30%才認為該項目合格。
數據質控
2D PCA:QC樣本聚集程度通常來說過程質控多用于在實驗中及時發現問題,以及針對發現問題的有效處理。而數據質控更多是對整個實驗結果是否可靠的展示,多見于高分文章中,用以表明整個實驗結果良好,其中又以二維PCA得分圖最為常見。我們都知道PCA是非監督模型,樣本自然地散落在模型空間中,因此樣本間的距離代表樣本之間的相似程度,又因為QC樣本是重復進樣的技術重復,因此QC樣本間應該距離較近。 當兩個電離模式下所有QC的聚集程度均良好時才認為該項目合格。
1D PCA:QC樣本分布在2std以內雖然二維PCA得分圖是最常見的質控結果展示方式,但是存在對于聚集程度判斷過于主觀的問題,不同人對于樣本是否聚集存在一定的主觀判斷,因此可以通過QC樣本在一維PCA得分圖中的分布來判斷QC樣本是否偏離。與二維PCA得分圖一樣,圖中每個點代表一個樣本,X軸代表了進樣順序,通常所有QC樣本應該在2STD以內圍繞X軸上下波動。當項目樣本量過大時,由于儀器波動會出現一定的偏移。這種時候可以對結果進行一定的矯正。 當全部QC樣本均分布在2STD以內才認為該項目合格。
批次內QC相關性≥0.8
PCA得分圖更多是以圖中樣本位置來判斷數據的質量,而QC樣本相關性則是通過樣本中測到的數據進一步判斷數據質量。既然QC樣本是技術重復,那QC樣本間的差異應該是很小的,我們對QC樣本中測到所有物質在一起計算相關性,這個相關性值越接近1越好。當同一批內QC樣本的相關性>0.8時才認為該項目合格。
QC樣品中內標響應穩定性最后一個質控是依據IS的響應偏差來做的,由于IS是我們在樣本中額外加入的已知濃度的物質,所有樣本中IS的濃度都是相同的,所以IS的響應差異越小,說明系統越穩定,數據質量越高。 當同一批次QC樣本中IS響應的RSD值中位數≤15%時,才認為該項目合格。 內標為引入的同位素標記代謝物,QC樣品內標濃度相同,所以內標的響應差異越(RSD中位數 ≤ 15%),說明系統越穩定,數據質量越高。
數據結果
關鍵詞:權威,盲測,高準確率
Biotree聯合全球頂-尖儀器公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進行了室間質評(EQA,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即Biotree檢測中心和賽默飛應用開發中心分別對同一混標樣本進行檢測分析,通過數據結果的對比判定實驗室的檢測能力及質量控制水平。
我們使用數百種標準品混合的樣本進行盲測,覆蓋包括羧酸類及其衍生物(36%)、有機氧化合物(13%)在內的16種物質類型。

混標覆蓋的物質類型 混標評測過程中,同樣是通過嚴格的質控體系(過程質控+數據質控),與賽默飛應用開發中心的數據結果對比,Biotree最終定性的物質準確率同水平,各類型物質綜合準確率高達70%+,其中羧酸類及其衍生物(36%)定性準確率達89.74%,芳香類化合物(4%)定性準確率達100.00%。

不同物質類型檢測定性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