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主題:
類器官 3D 培養與高內涵成像應用論壇
會議時間:
2024 年 5 月 17 日
會議地址:
太原凱賓斯基飯店 五樓 鳳翔廳
主辦單位:
美谷分子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生原誠業科技有限公司
隨著科研領域的不斷發展,類器官模型因其能夠精準模擬真實組織的復雜性,正逐漸成為生物研究和藥物篩選中的熱門選擇。相較于傳統的單層 2D 培養模型,類器官模型更能真實地反映離體細胞在體外培養環境下體內的遺傳發育特性,因此受到越來越多研究人員的青睞。作為組織干細胞在體外三維培養所形成的微型器官,類器官在組織結構、細胞類型和功能等方面與來源組織高度一致,為生物醫學基礎研究、藥物研發以及臨床精準醫療提供了理想模型,在轉化醫學、再生醫學中展現出重要潛在價值。
高內涵成像技術是一種應用高分辨率的三維熒光成像和圖像識別處理系統,在 3D 細胞水平上檢測多個指標的多元化、功能性、高通量分析技術,因而,高內涵技術應用于 3D 細胞、微組織和類器官,來縮小 2D 細胞培養與體內動物模型之間的差距,可以更貼切地模仿體內的微環境、細胞與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生物學過程,可以實現替代動物實驗。要想準確評估類器官表型的變化并提升實驗與檢測的通量,自動化成像和分析技術顯得尤為重要。
由美谷分子儀器(上海)有限公司和北京生原誠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此次類器官 3D 培養與高內涵成像應用論壇,旨在為廣大生物醫學領域科技工作者探討 3D 細胞、類器官研究的最新進展以及高內涵成像技術在其中的應用。本次會議匯聚業內精英,誠摯邀請各位科研人員蒞臨指導,共同推動這一領域的發展與進步。期待您的光臨與精彩分享!
演講嘉賓介紹
安勝軍
教授 河北中醫藥大學
安勝軍,博士,碩博士生導師,教授,美國生理學會會員(APS)、歐洲心臟病學會會員(ESC)、國際干細胞研究學會會員(ISSCR)、河北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副理事長、河北省神經科學學會常務理事、河北省神經科學學會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分會 主任委員。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 2 項, 發表 SCI 及核心期刊文章 60 余篇,主要從事血管生物學及其藥物研發,F任河北省植物生物反應器制備技術工程實驗室主任,河北省生物治療臨床轉化創新中心主任。申請并通過美國 NIH 的 ClinicalTrials 臨床試驗,“Umbilical 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herapy in Parkinson's Disease”,臨床試驗編碼為 NCT03550183。
何康信
研究員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何康信,南開大學分子毒理學博士,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傳染病重癥診治全國重點實驗室助理研究員、浙江省轉化醫學學會理事、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類器官和器官芯片分會常務理事、杭州市體外診斷產業促進會副秘書長、中國生物工程學會類器官工程專委會創始委員。主要從事類器官相關的轉化醫學研究,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工作內容涵蓋了類器官生物樣本(活)庫的建設、個性化腫瘤類器官藥敏檢測、器官芯片的應用、類器官與微生物相互作用等領域。尤其在臨床研究設計、組織采樣和前處理、腫瘤類器官藥敏、類器官生物反應器及其大規模制備領域,何康信博士積累了較多的實踐經驗。依托于各合作醫院的人類遺傳資源和其他臨床資源,在開展轉化醫學研究很好地利用了類器官的優越特性,為學術研究、臨床應用產品的開發(產學研結合,醫工結合)都提供了長期穩定的支持。發表 SCI 論文十余篇。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一項,作為子任務負責人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1 項(2022-2024),國自然項目 1 項(2023-2025),作為骨干參與浙江省科技廳尖兵領雁 1 項(2024-2026)。
楊博
臨床運營總監 芯潮澎湃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楊博,芯潮澎湃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臨床運營總監、山東省醫師協會腫瘤免疫學組委員、干細胞與類器官創新計劃組織(ISCO)會員、中國細胞生物工程協會類器官分會委員。
蘇園園
產品經理 美谷分子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蘇園園,中科院生化細胞所博士。2013 年進入顯微成像行業,長期從事共聚焦、高內涵及其他高端成像儀器的技術支持工作,在細胞、神經、免疫等領域有十多年的支持和推廣經驗。目前在美谷分子儀器擔任產品經理,負責成像產品線的市場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