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麥科技攜菌落篩選工作站參加合成微生物學研討會
瀏覽次數:3392 發布日期:2022-9-7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合成生物學是繼“DNA 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和“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后,以工程化的手段設計合成基因組為標志的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作為一門前沿交叉學科,合成生物學匯聚并融合了生命科學、工程學、基因組學、信息學、數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等諸多學科,在醫藥、能源、材料、化工、農業等領域具有極其廣闊應用前景。
2022年8月19-22日,以“合成工業微生物與合成醫學微生物”為主題的“第四屆合成微生物學與生物制造學術研討會”在廣州市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科協副主席吳清平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微生物學會名譽理事長、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鄧子新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國屏教授,中山大學副校長蘭平教授等,以及來自1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近400位代表參加會議。大家齊聚一堂,研討交流合成微生物在生物制造和醫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成果。
本次大會是國內微生物、合成生物學領域的盛會,圍繞微生物、合成生物學、代謝工程、細胞工廠、天然產物生物合成、腸道微生物與人類健康等領域展開熱烈研討與交流,分享了學術前沿動態以及創新思路,為領域內的專家、學者及企業界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和交流的平臺,加強了學術交流、技術合作,推動了相關領域邁向新臺階的進程。
吳清平院士在“中國微生物安全與健康大數據庫構建及創新應用”為題的報告中指出,微生物對人類健康和工業制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微生物菌種、菌種基因和微生物大數據是全球各國綜合國力競爭的新戰場。
正如鄧子新院士在報告中展示的那樣,整個生命健康大領域的每一個里程碑式的突破背后都少不了微生物的身影,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如以CRISPR為代表的基因編輯技術和高通量高精度的DNA測序等,無疑給微生物相關研究插上了新的翅膀。微生物將會繼續在合成生物學創新領域中扮演關鍵角色。
趙國屏院士在大會閉幕式上在“生物合成的監管”的報告中指出,近年來合成生物學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但離不開科學的監管。無論因疏于監管造成安全/安保問題,還是因監管不合理造成利用不順暢,都會成為合成生物學發展的人為障礙。
同時,在36氪專訪中趙國屏院士對于“用機器操作實驗、產生標準化數據集,要用到自動化的實驗室平臺,現在這一塊國內應用得如何?”的提問也做出了相關解答,他表示:“目前,雖然國內尚無這樣全面的自動化實驗平臺系統。但是,將其局部環節做成高通量、自動化的平臺已有很好的案例,例如江南大學的表型篩選平臺就做得很好。對于一般的初創公司或實驗室來說,基本上也沒必要從設計到構建到測試等各環節全部自動化,對沒有高通量、標準化需求的環節,手動操作是可以滿足需求的。”
現今,在以微生物為主的生物醫藥、設計合成生物學、腸道菌等多個細分領域,從混合菌樣中分離篩選菌落、接種至固體培養基、液體培養基做分析鑒定等都是常規的實驗流程之一,然而通過人工的方式進行這些工作不僅耗時耗力,還更容易產生操作誤差。采用高通量的方法進行菌種的分離篩選,無疑對提高實驗效率及準確性具有重要意義。
磐麥科技本次會議展出了高通量菌落篩選工作站,不僅可以利用精準的機械臂,對瓊脂表面的菌落有壓力感應和壓力微調等功能,進行高密度高效率的菌落分離、復制、重排等功能,從而實現高通量菌落在不同生長環境、不同顯色反應的篩選工作,還可以用于菌落顏色挑選、合成生物學、蛋白表達、厭氧菌分離、菌株分離、噬菌體展示、酶進化、隨機突變挑選、熒光檢測等相關實驗。
另外,合成生物學中對于微生物相關研究的不同實驗需求,磐麥科技可根據具體實驗流程制定高通量菌落整體解決方案:
菌落高通量篩選工作站ROTOR+厭氧工作站:可在厭氧環境下進行菌落高通量劃線、接種、雜交、篩選等。
菌落高精度挑選工作站PIXL+生物安全柜:支持在無菌環境下換板、挑菌。
菌落高精度挑選工作站PIXL+自動涂布儀+機械臂:無人干預,全自動化涂布、劃線、挑菌、接種、換板。
磐麥科技作為微生物科研和檢測儀器解決方案提供商,一直致力于運用高價值科學技術和先進專業知識來助力人類健康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