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預告:天木生物分享基于液滴微流控的創新技術
瀏覽次數:2732 發布日期:2022-6-27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高通量篩選技術及裝備受合成生物行業關注!6月28日(周二),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立言總經理將出席DT新材料 & 材視平臺,在線分享《基于液滴微流控技術的高通量篩選技術及裝備》,共探天木生物高通量篩選技術及裝備產業化進展。歡迎交流!
【嘉賓簡介】
王立言,博士,高級工程師,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生物育種研究中心 常務副主任,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技術總監。研究方向包括生物育種與高通量篩選技術研究、高端生物裝備的技術開發與科技成果轉化。
生物育種與高通量篩選核心技術申請專利170余篇,其中發明專利99項;已授權發明專利19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5項。先后主持/參加了北京市科委科技攻關項目、“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中央引導地方發展專項、科技助力經濟重點專項、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食品安全”重點專項、江蘇省創新基金項目、無錫市創新基金項目等十余項科研項目。
近年來,作為國內生物育種高端設備行業的踐行者,帶領團隊圍繞突變庫建立、細胞篩選和生物培養過程檢測與評價,自主完成開發了十余款20多個產品;相關產品構成了高通量、低成本的細胞和生物大分子篩選平臺,大幅度提高了研發和生產效率。
【液滴微流控技術在高通量篩選中的重要性】
微生物培養是微生物科學研究和工業應用領域的重要基礎,廣泛應用于微生物的分離、鑒定、分析、篩選、馴化、適應性進化、菌株改造等方面。然而,傳統微生物培養方法主要以試管、搖瓶、固體平板為培養容器,輔以搖床、分光光度計、酶標儀等設備進行微生物的培養、檢測和篩選,存在操作繁瑣、效率低、耗時、耗力、耗物等問題。
近年發展起來的高通量培養手段主要是以微孔板為容器建立起來的培養篩選體系,但微孔板一方面溶氧水平低,混合效果差、蒸發效應和熱效應比較嚴重,常常導致菌種生長狀況差,且差異性大;另一方面需要配套昂貴的設備,如移液工作站、酶標儀等,才能實現自動化培養和過程檢測。
液滴微流控作為微流控技術的重要分支,是近年來在傳統連續流微流控系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利用互不相溶的兩液相產生分散的微液滴并對微液滴進行操作的非連續流微流控技術。微液滴具有體積小、比表面積大,獨立無交叉污染等特點,再結合液滴可控性強、通量高等優勢,已經有研究將其用于微生物的高通量培養、馴化、篩選等方面,展現出重要的應用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