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邀您參加臨床新藥模型之類器官多維場景應用論壇
瀏覽次數:2099 發布日期:2022-6-15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2013年,類器官技術被Science譽為十大科技進展,2017年,又被Nature Methods評為生命科學領域的年度技術。類器官在各大研究領域都顯示出強大的潛力,包括基因編輯、細胞療法、器官移植等方面。國內外類器官已經形成一定的研究熱潮,并在近期迎來多項重磅研究結果。目前控制干細胞對刺激改變的反應和細胞來源及類器官在人體中的潛在用途方面目前仍然是影響類器官臨床研究的主要障礙,這也是其未來基礎與臨床研究的焦點。為加速類器官行業發展,使更多患者獲益,醫麥客人攜手Molecular Devices以“臨床新藥模型之類器官多維場景應用論壇”為題展開熱烈討論。
活動時間:6月23日 19:00-21:00
活動形式:線上研討會
活動報名:
二維碼
活動日程:
時間 |
議題 |
嘉賓 |
19:00-19:30 |
類器官在細胞與基因治療產品臨床前及臨床研究中的應用 |
陳澤新博士,研發總監,創芯國際生物科技(廣州)有限公司 |
19:30-20:00 |
類器官等3D培養樣品的高內涵成像及定量分析 |
寧航,高內涵成像技術應用科學家, Molecular Device |
20:00-20:30 |
OrganoGel基質膠在類器官培養方面的應用 |
岳海兵博士,研發科學家,鎂伽鯤鵬實驗室 |
演講嘉賓
陳澤新 博士
創芯國際生物科技(廣州)有限公司 研發總監
英國巴斯大學分子生物學專業博士畢業,廣東省精準醫學會精準胃腸分會常委,在類器官行業有著多年從業經歷,在類器官應用于抗腫瘤藥物敏感性篩查領域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主持及參與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6項,發表類器官相關論文5篇目前主要負責多項類器官臨床研究工作,主持多癌種類器官試劑盒生產研發工作,主持人源肝臟類器官藥物毒理評價試劑盒研發工作等。
寧航
Molecular Device高內涵成像技術應用科學家
現任Molecular Device(美谷分子儀器)公司高內涵成像技術應用科學家,藥學教育背景藥物篩選方向。在Molecular Device公司從事高內涵篩選技術和細胞成像技術支持工作7年以上,有10年以上的高內涵篩選系統使用經驗,在加入Molecular Device之前曾就職于康龍化成等CRO公司,從事分子,酶,細胞水平的小分子藥物篩選工作5年多,擔任組長帶領團隊參與過多個國際藥企的藥物篩選課題。熟悉激酶活性,G蛋白偶聯受體受體,多種腫瘤相關細胞實驗,分子克隆與細胞株構建, PDX細胞分離培養等方向實驗,熟練掌握多種圖像分析軟件,擅長借助圖像研究組織,細胞,小動物模型等樣品的細胞,亞細胞水平的多種變化,專注于結合傳統圖像分析技術,3D分析技術并借助AI圖像分析軟件分析類器官,細胞球,組織芯片等3D樣本。
岳海兵 博士
鎂伽鯤鵬實驗室 研發科學家
2011年-2014年就讀于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2015年-2019年就讀于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三維聚合物組裝材料在神經工程方面的應用,師從史鵬教授。2019年-2021年于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基于類器官技術平臺探究小兒膽道閉鎖病因,師從小兒外科專家Paul Tam Kwong Hang教授和Vincent Chi-Hang Lui 教授。2021年至今就職于鎂伽機器人生命科學事業部,任研發科學家。主要從事生物工程材料的開發研究,及其在藥物篩選或疾病病因方面的研究。相關工作以第一作者或者共同一作發表在《Biomaterials》、《Biofabrication》、《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