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T來了,物聯網生物安全場景方案1.0在HaierBiomedical誕生
自2019年12月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無數醫護人員奔赴防疫一線,科研人員全力攻關;為更好加強生物安全管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提出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之中,盡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
自去年10月成功登陸科創板的海爾生物醫療,憑借著去中心化的鏈群合約和生態共創模式,在新冠肺炎防控要求下,快速響應用戶生物安全需求,將物聯網科技與低溫冷鏈融合創新,在業內率先推出BioT物聯網生物安全場景方案1.0。樣本采集與轉運、處理與檢測、樣本保存與管理、實驗室研究、環境滅菌消毒、污染物處理、疫苗接種及智能機器人應用等生物安全全流程,實現物聯網、智能化創新,保障醫護及實驗室工作者和環境安全,讓他們更加放心、便捷地進行疫病防控和科研及轉化研究。BIoT,中文名為佰奧特,即Bio+IoT,海爾生物醫療也鎖定了物聯網生物醫療科技生態的戰略方向,持續探索創新。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試行第六版),同時作為附件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試行第六版)依據相關指南,以下為BioT物聯網生物安全場景方案建議:
1、樣本采集及轉運場景—
樣本轉運箱:“交給我,全程安全轉運”
防疫期間,抽取臨床病例的肺泡灌洗液/鼻咽洗液/血清/鼻咽拭子/痰液樣品,存在飛沫和氣溶膠等傳播威脅,需要隔離采樣。采集者將樣本置于符合UN2814的密封容器中,并放入海爾樣本轉運箱,轉運箱封閉前,用紫外消毒或75%乙醇等噴霧消毒。
(樣本安全轉運場景)
2、樣本處理及檢測場景---
智聯物聯網生物安全柜:“實驗安全嗎,我隨時告訴你!”
試劑網云睿試劑冷藏箱:“缺貨,我馬上補齊!”
出于對檢測者人身安全考慮,樣本采集后的分裝、離心管放入與取出,以及樣本核酸擴增、分泌物涂片及培養操作,均應在生物安全柜內進行。使用海爾新一代智聯物聯網生物安全柜,在使用前30分鐘,通過手機APP紫外線一鍵式預約消毒。可以留出更多檢測時間;當出現氣流等波動時,APP安全報警,早發現早處理,安全實時在身邊。
(智聯物聯網生物安全柜分別應用于中國工程院陳薇院士高防護級別帳篷實驗室,復旦大學醫學分子病毒學教育部/衛健委/醫科院重點實驗室)
樣本滅活消毒后,放入生物安全柜內,通過低壓加壓進行核酸純化,獲得高質量核酸產物,采用自動核酸提取儀Auto12S/Auto24S進行提取,操作方便。
(自動核酸提取儀)
由于核酸檢測試劑很珍貴,且要在2-8℃環境下冷藏存儲,大批量短時間地使用時,要謹慎管理。通過試劑網的云睿物聯網試劑冷藏箱可以實現每盒試劑可追溯,不出錯不丟失。
(物聯網試劑冷藏箱實時記錄,自動補貨)
3、樣本保存場景---
云芯物聯網超低溫冰箱:“雙屏同步,芯存準取不出錯”
物聯網血液安全方案:“治愈病例血漿存儲,分布式無接觸臨床用血”
-196℃物聯網液氮罐:“物聯監測液位,智能補充”
需要注意的是,能在24小時內檢測的樣本可置于2-8℃醫用冷藏箱中保存;24小時內無法檢測的樣本則應置于-86℃超低溫保存箱或-196℃液氮罐保存。
(云芯物聯網超低溫保存箱安全存儲新冠肺炎病毒樣本)
對于像血液、血清等樣本,可在4℃存放3天,-86℃以下可長期保存,而且應專庫專柜專人管理,實時檢測樣本情況。海爾云芯物聯網超低溫冰箱,觸摸屏和海爾BIMS樣本管理系統互聯互通,實現冰箱內樣本精準定位。而碳氫變頻系列云芯超低溫冰箱均勻性好、噪音更低、耗電量低至同類型產品的一半,更適合樣本長期保存;雙子芯超低溫冰箱,兩套獨立制冷系統,雙倍安全。
(-196℃液氮罐安全存儲新冠肺炎病毒樣本)
值得一提的是,血漿治療已被寫入第六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涉及治愈病例血漿的存儲,要在-20℃中單獨存放。為了盡量減少臨床用血的接觸,可運用物聯網血液安全管理方案,構建血液分布式前移新模式,將血液從輸血科分布到病房、急診科、手術室等,創新無接觸式臨床用血新模式。
(物聯網血液安全管理方案創無接觸式臨床用血)
4、樣本管理場景---
生物樣本網BIMS樣本管理系統:“珍貴樣本,每一份都在掌控”
防疫期間,保證樣本和毒株安全管理至關重要,最好通過信息化手段準確記錄毒株和樣本的來源、種類、數量,編號登記。借助生物樣本庫BIMS樣本管理系統可實現專人管理;通過樣本源和樣本管理模塊,高效管理病毒樣本及病例信息,并與超低溫冰箱觸摸屏APP結合,一鍵入庫,提高樣本出入庫管理準確性。
5、實驗室研究場景---
云育物聯網CO2培養箱:“細胞培養,APP隨時看得見”
高壓蒸汽滅菌鍋:“手機一鍵滅菌,完成告訴你”
進行實驗前,要開啟生物安全柜,自運行5分鐘進行空氣循環過濾,并查看是否有報警情況。海爾物聯網智聯生物安全柜采用氣流阻斷專利,保證氣流不外泄。同時恒風速專利,能始終保持風速穩定。
當進行病毒培養時,使用云育物聯網CO2培養箱,手機App遠程實時監控培養箱中溫度、濕度、二氧化碳狀態;如有異常,App遠程報警。當實驗結束后,使用180℃干熱滅菌可對培養箱徹底消毒滅菌,確保實驗室的生物安全。
(物聯網智聯生物安全柜和云育CO2培養箱,手機APP一鍵管理)
在實驗過程中,不可避免產生污染物或具有潛在污染可能的物品,可置于高壓蒸汽滅菌鍋中,一鍵啟動121℃,20min滅菌程序。在滅菌過程中,可以在手機App上,實時查看滅菌進程。
6、環境滅菌消毒場景---
海樂苗物聯網空氣消毒機:實時監測記錄,動態智能調整
靜電噴霧消毒系統:主動覆蓋并吸附,消毒徹底
防止病毒傳播,消毒是關鍵。在病房等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于高濃度氣溶膠環境,存在感染風險。海樂苗物聯網空氣消毒機可有效進行消毒,降低病毒氣溶膠濃度,還能實時檢測記錄空氣狀況,隨時調整消毒模式,消毒空間可高達500-700立方米。
(海樂苗物聯網空氣消毒機,空氣健康嗎,我告訴你)
在復雜結構物體表面的消毒過程中,尤其是醫用設備表面、不易移動的醫用設備背面等。靜電噴霧消毒系統采用靜電技術,充分利用物體表面的正電荷,可使噴霧主動地吸附在物體表面,保證復雜環境下的消毒效果。而使用的消毒藥品,對皮膚和物品沒有腐蝕性,適用范圍更廣,更安全。
(靜電噴霧消毒系統,不留死角全覆蓋)
7、污染物處理場景---
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設備:僅耗時30分鐘,沒有二次污染
對于方艙醫院、定點醫院、疾控中心及各級檢測機構,需要生物安全實驗室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設備ECODAS,138℃高溫徹底無害化,破碎后不可識別,壓縮90%體積,處理時間僅需30分鐘,不添加化學制劑,不造成二次污染。
8、疫苗接種場景---
海樂苗五大物聯網應用:人信任之安全早開診
在疫苗研制成功后,基于物聯網+冷鏈監控的疫苗配送,實現疫苗出入庫最小包裝管理,可結合自動化疫苗冷庫,實現高效分撥配送。利用移動接種平臺—物聯網疫苗接種車可以快速響應,實現“上門接種”。同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物聯網智慧預約、物聯網手衛生等結合海樂苗物聯網接種箱、物聯網存儲箱的過期及近效期提醒,實現接種環境、接種流程等的安全可追溯。
(海樂苗五大物聯網應用,創兒童安全接種)
9、智能機器人應用場景---
疫情期間,限制人員的直接接觸對防控工作尤為關鍵。血智佳機器人可以輔助醫院,在門診可以引導患者辦理就醫手續。在病房,可執行配送工作,減少人員的流動,還能按照預定程序執行空氣消毒,減輕疫情期間醫護人員工作壓力。
疫情防控下的生物安全重中之重,是醫療、疾控及科研機構全力攻堅克難的任務。海爾生物醫療通過物聯網技術與生物醫療融合創新,在物聯網生物安全領域探索出一套成熟的場景方案,并正在快速迭代和推廣。在國家防疫前線,發揮物聯網科技生態品牌的價值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