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獸醫檢測診斷大會新增重磅嘉賓,最新日程不容錯過

第一屆國際獸醫檢測診斷大會將于2019年6月2-4日在中國上海·松江開元名都大酒店舉辦。業內大咖出席名單不斷更新當中,更有最新日程新鮮出爐,快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會議時間
2019年6月2日報到,6月3日~4日學術會議,4日下午5點結束撤場
二、會議地點
上海松江開元名都大酒店(上海市松江區人民北路1799號)
三、會議注冊費和截止日期
提前注冊(2019年3月31日之前)—人民幣1500 元/人(或250美元/人)
正常時間注冊(2019年4月1日- 5月15日)—人民幣1800 元/人(或300美元/人)
晚注冊(2019年5月15日以后)—人民幣2100元/人(或350美元/人)
只注冊一天會議—人民幣 900元/人(或150美元/人)
學生注冊(需提供有效學生證件)—人民幣600元/人(或100美元/人)
報告和摘要提交截止日期: 2019年3月15日
參展申請截止日期: 2019年5月1日
*注冊費包括: 會議期間所有報告入場券, 會議報告和材料、會議禮品、兩個午餐、一個晚餐和所有間茶點。
聯系方式
電 話:馬小姐 16601299525
四、特別協辦單位
正大集團—中國
五、戰略合作伙伴
世紀元亨
愛德士
六、白銀贊助商
金諾診斷
贊助正在火熱征集中...
演講嘉賓介紹
白建法
堪薩斯州立大學堪薩斯州獸醫診斷實驗室(KSVDL)副教授兼分子研究與開發主任
白建法博士,堪薩斯州立大學堪薩斯州獸醫診斷實驗室(KSVDL)副教授兼分子研究與開發主任。白博士在中國楊陵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在LosBaños的菲律賓大學獲得碩士;并在堪薩斯州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在分子微生物學,基礎生物信息學和基因組學方面經驗豐富。 白博士在堪薩斯州獸醫診斷實驗室負責分子檢測開發和驗證。他和他的團隊在過去幾年中已經建立了50多種分子診斷分析,包括幾種綜合征小組分析。白博士是美國獸醫實驗室診斷學家協會(AAVLD)實驗室技術委員會的聯合主席。
卡米納•加拉多
非洲豬瘟和糧農組織參考中心
歐洲聯盟參考實驗室(EURL)INIA-CISA的實驗室協調員
卡米納•加拉多博士于出生于西班牙托萊多,在2003年從西班牙馬德里自治大學獲得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她的論文研究題為“非洲豬瘟的新血清學和分子診斷方法的開發”在動物健康研究中心(CISA)進行,該中心屬于西班牙馬德里國家農業和食品研究與技術研究所(INIA)。從2003年到2009年,她與INIA-CISA合作,在內羅畢(肯尼亞)的國際研究畜牧研究所(ILRI)工作,研究東非非洲豬瘟的流行病學。自2009年以來,她一直擔任非洲豬瘟和糧農組織參考中心歐洲聯盟參考實驗室(EURL)INIA-CISA的實驗室協調員。
她的主要專長是開發新的ASF診斷工具,分子流行病學和/或控制策略,包括疫苗開發。在她的職業生涯中,加拉多博士參與了20多個國家和歐盟資助的研發項目和與國家和國際機構和公司的科技合作協議。這些合作在國際科學聚會上產生了180多種科技出版物和168種報告。此外,她還參加了四十多個關于非洲豬瘟的國際課程,在歐洲,非洲,亞洲和中南美洲組織,經常作為協調員。自2014年以來,她作為非洲豬瘟診斷專家參加了歐盟組織的社區緊急獸醫小組(CVET),作為對非洲豬瘟爆發的回應。
沈建忠
中國工程院院士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沈建忠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萬人計劃),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教育部長江學者和技術創新團隊發展計劃“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首席科學家,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院長,國家獸藥安全評價中心主任,國家獸藥殘留基準實驗室主任,農業部獸藥殘留及違禁添加物檢測重點實驗室主任,動物源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農業部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化學性危害因子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主任,農業部獸藥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常務副主任。兼任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JECFA)專家,中國毒理學會第七屆理事會副理事長,中國毒理學會獸醫毒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食品衛生學分會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儀器與技術應用分會理事長,北京市畜牧獸醫學會理事長,全國獸藥殘留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全國飼料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獸藥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學校動物醫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第一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委員,農業部第九屆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家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創新聯盟理事長,北京市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食品安全檢測試劑和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等。
主要從事基礎獸醫學領域中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的基礎理論與技術研究。十余年來主持承擔科研項目近50項,包括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項目、國家重點專項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國際科技合作項目、農業部獸藥安全監管和行業標準制修訂項目等。已在The Lancet Infect Dis、Nat Microbiol、Anal Chem、Food Chem、J Chromatogr A、Biosens Bioelectron、J Antimicrob Chemother、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等學術刊物上發表SCI收錄論文203篇(第一或通訊作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56項(第一發明人);主持制定已發布國家和行業檢測方法標準47項;主持研發殘留快速檢測試劑盒及試紙條產品60余種;主編(譯)《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Bacteria from Liverstock and Companion Animals》、《動物毒理學》、《獸醫藥理學》、《獸藥殘留檢測與監控技術》、《Plumb’獸藥手冊》等著作10余部;已指導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130余名;曾6次代表中國政府出席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藥物殘留和抗生素耐藥性國際會議。2018年獲中華農業英才獎,2017年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和北京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6年獲首都勞動獎章,2015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2014年獲得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二完成人),2013年獲得中華農業科技獎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和動物源性食品安全檢測與控制技術優秀創新團隊(第一完成人);2012年入選全國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2011年被評為北京市教育先鋒教書育人先進個人;2010年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2009年獲得新中國60年畜牧獸醫科技貢獻獎(杰出人物);2006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2005年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第一完成人);2005年獲全國優秀農業科技工作者稱號;2001年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黃彥云
PDS解剖病理學家和副診斷主任
在獲得華南農業大學的獸醫學位和碩士學位后,黃彥云博士于2005年搬到加拿大薩斯卡通,在診斷病理學,微生物學,疾病調查和豬健康方面進行深造。黃博士獲得了薩斯喀徹溫大學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2013年,黃博士加入草原診斷服務(PDS)公司,這是一家位于加拿大大草原中心的非營利性全功能獸醫診斷實驗室。他在PDS擔任解剖病理學家和副診斷主任。 近年來,基于他對中國動物健康的熱情和熱情,黃博士還通過遠程病理平臺為中國大陸提供診斷幫助。
大衛·考爾寇
美國臨床病理學家密歇根州立大學獸醫診斷實驗室的質保經理
大衛.考爾寇,醫學技術學士(美國臨床病理學家),是密歇根州立大學獸醫診斷實驗室的質保主任。 1984年大衛畢業于密歇根州立大學,1985年他在密歇根州大急流城的圣瑪麗醫院完成醫學技術實習。在1989年大衛加入密歇根州立大學獸醫學院之前,他曾在醫院和私立 人類實驗室工作。大衛有超過15年的質保經驗,并接受過符合ISO / IEC 17025和美國獸醫實驗室診斷協會標準的質量體系管理正規培訓。他擅長的其他領域包括審計,質量控制,流程分析和方法驗證。 大衛曾擔任2006年至2009年美國獸醫實驗室診斷協會質量保證委員會的全國主席。大衛是美國獸醫實驗室診斷協會認證委員會的現任成員和現任聯合主席,并且自2006年至今,一直是美國和加拿大獸醫診斷實驗室的成員并組織了多次認證。 2005年以來,大衛一直在為人和獸醫診斷實驗室提供和促進關于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的培訓和研討會。自2010年美國農業部國家動物健康實驗室網絡成立時, 他就是其質量體系管理培訓講師和內容開發者。該課程為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的獸醫診斷,水產養殖和植物診斷實驗室的工作者提供質量管理體系培訓。在醫療技術領域多年的經驗讓大衛總結出了簡單實用的質量體系管理方法。
蘭鄒然
山東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研究員
蘭鄒然,1997年南京農業大學動物傳染病與預防獸醫學碩士,2006年取得理學博士學位。現為山東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動物疫病監測、流行病學調、實驗質量管理、動物傳染病預防控制及相關研究工作。有18年的實驗室質量管理工作經歷和經驗,現任中國國家認可委(CNAS)實驗室技術評審員、國家認監委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CMA)評審專家、農業部獸醫實驗室考核專家和動物疫病凈化評估認證專家。主持或參與了《牛羊結核病和布魯氏菌病監測凈化技術》、《豬瘟分子流行病學調查及基因工程缺失疫苗研究》和《抗新城疫病毒中藥成分復方的導向分離及其機制研究》等多項科研工作;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文章90多篇;參與編寫《動物疫病監測技術手冊》和《新城疫》等專著10部;參與翻譯國外行業專著《OIE衛生動物衛生法典》;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和農牧漁業豐收獎8項;2015年榮獲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
李干武
愛荷華州立大學獸醫診斷實驗室(ISU-VDL)分子診斷部門的助理教授
李干武 博士是愛荷華州立大學獸醫診斷實驗室(ISU-VDL)分子診斷部門的助理教授。他于2012年在愛荷華州立大學獸醫診斷實驗室創建了新一代測序部門,并且是少數幾個探索將這項最先進技術應用于美國獸醫診斷醫學的先驅之一。這使得愛荷華州立大學獸醫診斷實驗室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李博士還研究食源性細菌病原體的分子發病機制。他的實驗室是世界上最活躍的實驗室之一,該實驗室致力于腸外致病性大腸桿菌(ExPEC)的分子發病機制。他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了50多篇手稿,期刊包括《PLoS病原體》,《新發傳染病》,《分子微生物學》和《感染與免疫》。
賈斯汀.廖
應用科學家
賈斯汀.廖畢業于馬里蘭大學。他有微生物學及生物化學的雙碩士學位。他在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疫苗開發中心工作了6年,之后在Genzyme 生物制藥作為藥品生產質量研究員工作了2年。他于1998年加入Applied Biosystems,現為ThermoFisher公司的一個分支。作為應用科學家,他專注于分子診斷,在動物健康,食品安全,藥物分析, 公共衛生,法醫學和環境測試領域應用實時聚合酶鏈反應技術,測序技術,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和微陣列技術等。他的專業知識幫助了世界各地的實驗室開發和驗證了病原體檢測方法。 他最近5年致力于獸醫診斷,使用最新的樣品制備和實時酶鏈反應檢測儀器。
劉愛民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獸醫學院任中國項目主任
劉愛民博士現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獸醫學院任中國項目主任, 負責開發和管理主要針對中國養豬業的畜牧獸醫繼續教育項目。 包括2012年開始負責組織召開行業知名的中國李曼養豬大會。他有8年明尼蘇達大學獸醫診斷實驗室工作經歷,職責包括檢測項目開發和優化, 建立和執行實驗室的質量標準,實驗室認證,第三方實驗室運營管理,信息系統和質量保證系統建立和管理,培訓,及協調與聯邦及州政府動物疾病監控與防治和食品安全機構的合作。2012年開始與Bob Morrison 一同為中國養豬企業做咨詢服務。與中國養殖企業,動保公司以及科研院校有緊密的合作關系,多次應邀在國內和國際會議上做學術報告。他根據企業需求, 組織了多個以解決養豬生產實際問題為目的的技術研討會,并為中國企業在美國開展業務提供咨詢和協調服務。 2004到2006年,他聯合創建并管理一家生物技術公司, 從事用于藥物開發和靶向驗證的RNAi技術服務,組織申請了兩項技術專利。1998到2001年,他在總部位于東南亞的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UNCTD)下屬國際組織擔任農業部門負責人和地區項目協調員, 負責在包括中國、印度、泰國、馬來西亞、日本、尼泊爾、印度尼西亞等國的農業項目開發、執行、管理及評估。
教育背景和研究經歷:吉林農業大學學士, 北京農業大學碩士, 美國佐治亞大學博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商學院(Carlson School)工商管理碩士,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有5年的博士后研究經驗,發表了近40篇論文,摘要、書籍章節和編輯兩本書籍。
普天春
北京動物園獸醫院院長
普天春是高級獸醫師。他現為北京動物園獸醫院院長. 1988 到1993,他在中國農業大學獸醫學院獸醫專業學習。1993至今,他在北京動物園工作。期間他主要從事大熊貓等珍貴野生動物的醫療保健和飼養管理工作,對大熊貓的飼養、繁殖、麻醉和疾病防治等有一定的研究。2001年,他帶大熊貓到莫斯科參與成功申辦北京奧運會。2004年至2005年,他在美國孟菲斯動物園指導大熊貓的飼養和醫療保健工作。2007年至今,他曾多次到野外考察、研究大熊貓。
杰里邁亞•薩利基
佐治亞大學病毒學教授和雅典獸醫診斷實驗室主任
杰里邁亞•薩利基博士是佐治亞大學病毒學教授和雅典獸醫診斷實驗室主任。他在比利時列日大學獲得DVM學位(1984年),在紐約康奈爾大學獲得病毒學博士學位(1993年)。 1985年至1989年,他在喀麥隆動物研究所擔任實驗室主任。從1993年至2005年,他擔任俄克拉荷馬州動物疾病診斷實驗室的病毒學/血清學和分子診斷學主任。 2005年,他移居喬治亞大學,擔任雅典獸醫診斷實驗室病毒學/血清學科主任,之后于2007年成為該實驗室主任。薩利基博士的研究興趣包括開發各種疾病改進的診斷分析方法。他撰寫或聯合撰寫了120多篇科學論文,書籍章節和評論。從2004年到2014年,薩利基博士擔任獸醫診斷調查期刊的主編,這是唯一一本致力于獸醫診斷的國際期刊。在過去的十年中,薩利基博士曾擔任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及商業公司的國際顧問。他以此身份在若干國家(亞美尼亞,中國,埃塞俄比亞,加納,馬里,菲律賓,塞內加爾和坦桑尼亞)舉辦了關于實驗室技術,質量管理和生物安全的培訓班。
喬伊•史卡利亞
南達科他州立大學動物疾病研究和診斷實驗室的助理教授
自2014年9月以來,喬伊•史卡利亞博士一直是布魯金斯南達科他州立大學動物疾病研究和診斷實驗室的助理教授。在2009-2014期間,他是紐約康奈爾大學人口醫學和診斷科學部的研究員。 他于2006年至2009年間在同一部門獲得了博士后培訓,之后他獲得博士學位。史卡利亞博士于2006年在印度Birla技術與科學研究所應用微生物學。他的研究計劃的主要目標是了解腸道病原體中抗菌素耐藥性和傳播的演變,重點是腸道沙門氏菌。 史卡利亞博士還開發了基于下一代測序的工具,用于檢測動物診斷標本中的腸道病原體。
簡•克里斯多夫•亨寧斯
南達科他州立大學(SDSU)獸醫和生物醫學科學系主任
南達科他州動物疾病研究和診斷實驗室主任
簡•克里斯多夫•亨寧斯博士是南達科他州立大學(SDSU),獸醫和生物醫學科學系主任以及南達科他州動物疾病研究和診斷實驗室主任。克里斯多夫•亨寧斯博士擁有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學士和碩士學位; 獲得明尼蘇達大學的DVM學位,并在南達科他州從事私人獸醫實踐6年。 她在南達科他州立大學進行博士后培訓并成為正教授。 她的主要工作重點是分子病毒學,同時在20世紀90年代初在實驗室內啟動分子診斷部分。 她的研究領域是豬的病毒性疾病的發病機制,專門研究公豬和公豬精液中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的發病機制和檢測方法。她因為對傳染病研究和疫苗學中心的貢獻而獲得了院長團隊獎,并獲得了漢森獎,該獎項是明尼蘇達大學在養豬業中做出杰出貢獻的個人獎。克里斯多夫•亨寧斯博士并被授予“杰出研究校友”獎和明尼蘇達大學獸醫學院獎。 她也是州長生物制品研究和商業化經濟發展中心的PI。她已發表了70多篇PubMed論文和6本書籍章節,并為科研項目(> 700萬美元作為PI或合作PI)以及知識產權許可協議和專利申請做出了貢獻。
史記署
疫苗免疫學教授
史記署博士,疫苗免疫學教授,擔任堪薩斯州立大學美中動物健康中心主任。史博士的研究項目專注于開發針對高風險動物疾病的疫苗,如經典豬瘟(CSF),非洲豬瘟(ASF)和豬生殖和呼吸綜合癥(PRRS)。在過去的十年中,史博士的團隊在以下領域與動物健康行業合作伙伴完成了多項研究合作:
開發新型動物疫苗;
開發獸醫診斷分析;
BSL-2和BSL-3設施中的豬疫苗(PRRS,CSF和ASF)功效測試;
接種疫苗誘導的細胞和體液免疫反應分析;
輔助和疫苗制劑研究;
病毒蛋白在桿狀病毒/昆蟲細胞系統中的表達和純化;
單克隆抗體的產生和表征;
涂長春
中國農業大學預防獸醫學博士學位
2004年,涂長春獲得中國農業大學預防獸醫學博士學位。他是OIE和狂犬病國家參考實驗室的負責人。涂長春教授是CVRI的PI,他的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病原生態學,分子流行病學和蝙蝠傳播的人畜共患病毒,狂犬病病毒和經典豬瘟病毒的進化,通過常規病毒學方法以及宏基因組學和系統發育分析。他在NSFC和MOST的支持下領導項目,研究天然水庫(蝙蝠和嚙齒動物),載體(蜱)和豬中存在的病毒組成,旨在了解新出現的病毒性疾病的起源。為了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狂犬病,他于2005年在中國農業部的支持下成立了狂犬病和野生動物相關人畜共患病診斷實驗室。在接下來的幾年里,他的實驗室形成了應對狂犬病的強大能力,并在提供狂犬病確認診斷,實驗室培訓和執行國家狂犬病監測計劃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實驗室于2012年被指定為狂犬病OIE參考實驗室,2017年被指定為狂犬病國家參考實驗室。作為主管,涂教授已經培養了60多名研究生,并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了70多篇同行評審論文。
王君瑋
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致病微生物監測室主任
研究員,現任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致病微生物監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畜禽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青島)常務副主任,中國海洋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碩士導師。主要從事動物源性致病微生物風險監測、溯源、評估與預警技術研究。曾作為農業部動物檢疫所外來病中心副主任負責實驗室建設,組建了獸醫系統最早的ISO/IEC 17025質量體系和ABSL-3/BSL-3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并持續十多年承擔豬病、毛皮動物病等的診斷檢測與研究工作。2007年,作為援非項目駐巴馬科專家組組長在非盟非洲動物資源局(AU/IBAR)工作,協助馬里、多哥、貝寧、加納4個國家建設獸醫診斷實驗室,完善其動物傳染病防控體系。近年來,主持或參與省部級課題、職能專項10余項,主編《非洲豬瘟》、《獸醫病原微生物操作技術規范》、《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標準化管理指南》、《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與運行控制指南》。
王黎文
全國飼料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
全國飼料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全國畜牧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寵物飼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長期從事飼料工業標準化和質量安全評價工作,牽頭組織了《飼料添加劑安全使用規范》《飼料原料目錄》《飼料標簽》《飼料衛生標準》等法規和標準的制定工作,參與我國寵物食品管理法規的起草,多次組織寵物食品專業會議。
王培龍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
王培龍博士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飼料質量安全分析新技術研究,重點從事基于納米材料飼料安全快速檢測方法的研究。在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
趙啟祖
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標準物質研究室主任
趙啟祖博士,研究員,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標準物質研究室主任。主要從事口蹄疫、豬瘟、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病毒病診斷、疫苗、疫苗質量監控技術研究。先后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省部級獎勵和大北農科技獎等多項獎勵。獲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獸用生物制品質量監測技術研發創新團隊”以及第四屆振興中國畜牧貢獻獎十大杰出人物等榮譽稱號。現任中國獸藥典委員,畜牧獸醫學會高級會員,中國微生物學會生物安全委員會和獸醫微生物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生物計量學會委員,農業部獸藥評審專家等。
張建強
愛荷華州立大學獸醫診斷實驗室病毒學
/分子診斷部門的副教授和病毒學家
張建強博士是愛荷華州立大學獸醫診斷實驗室病毒學/分子診斷部門的副教授和病毒學家。他在獸醫病毒的經典病毒學和分子診斷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他目前的研究重點是獸醫病毒的診斷,發病機制和疫苗開發,特別是研究豬腸道冠狀病毒和豬生殖和呼吸綜合征病毒。他有超過90多份期刊出版物,27份資料單和推廣出版物,書籍中的6個章節,他是《豬病雜志》(第11版),和207份會議論文集/摘要的共同編輯。他最近獲得的獎項包括2015年愛荷華州立大學獸醫學院早期職業成就研究獎、2016年Zoetis獸醫研究卓越獎和2016年愛荷華州立大學早期研究成果獎。
第一屆國際獸醫檢測診斷大會日程安排(草案)
時 間 |
內 容 |
6月2日 |
注冊及布展 |
6月3日 |
|
8:30 -10:30am
開幕(7位演講者) |
歡迎和介紹(10分鐘)
主題報告:獸醫診斷在動物和公共健康中的作用, 沈建忠,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院長(30分鐘)
論壇嘉賓發言,每位10分鐘
主席:理查德·弗蘭弛
1. 聯合國糧農組織主管獸醫官員:Juan LuBroth
2. 中國疾控中心: 辛盛鵬
3. 美國獸醫診斷師協會主席:凱斯•貝利
4. 動物傳染病診斷與實驗室檢測的關系, 姜平,南京農業大學
5. 正大集團-中國:白善霖副董事
6. 戰略合作伙伴CEO:世紀元亨
7. 戰略合作伙伴CEO:愛德士 |
10:00am |
休息 |
10:30am |
專家論壇(來自早間論壇的6位嘉賓) |
12:00pm |
午餐 |
1:30-4:30pm |
分會(每個分會4位演講人,每人30分鐘,同聲傳譯) |
1:30pm-2:30pm
(2位嘉賓)
2:30pm-2:45pm
問答
2:45pm-3:15pm
休息
3:15-4:15pm
(2位嘉賓)
|
一、獸醫診斷與動物健康
主席:何啟蓋,張建強
1. 用于疾病防控與監測的獸醫診斷服務 凱斯•貝利,美國獸醫診斷協會
2. 中國動物疾病監控-關注非洲豬瘟,辛盛鵬,中國獸醫學會
3. 獸醫生物制品質量控制,趙啟祖,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
4. 豬病原體的樣品采集和實驗室檢測方法,張建強, 愛荷華州立大學
二、獸醫診斷與食品安全
主席:吳聰明, 喬伊·史卡利亞
1. 中國飼料質量安全概況,王培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
2. 中國寵物食品安全控制,王黎文,中國飼料工業協會
3. 藥物殘留及抗藥性, 吳聰明, 中國農業大學
4. 美國FDA基因組追蹤的食品安全監控項目,喬伊·史卡利亞, 南達科達州立大學
三、獸醫檢測診斷實驗室的認證與評估
主席: 杰瑞·薩里奇,蘭鄒然
1. CNAS(中國國家認可委員會),蘭鄒然,山東省動物疾控中心
2. 美國獸醫診斷師協會認證項目, 大衛·考爾寇, 密歇根州立大學
3. ISO 17205 認證, 大衛·考爾寇, 密歇根州立大
4.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LMT 在診斷檢測實驗室評估中的應用,正大集團, 飛利浦·克拉斯
四、第三方獸醫檢測診斷服務
主席: 姜平,劉愛民
1. 預測無法預測的,劉愛民,明尼蘇達大學
2. 第三方實驗室及小動物疾病診斷,黃彥云, 加拿大草原診斷服務公司
3. 診斷案例,簡·克里斯托弗-亨寧斯,南達科達州立大學
獸醫診斷在疫苗開發和疾病監控中的功能,史記暑, 堪薩斯州立大學 |
4:30-5:30pm |
贊助商衛星會議 |
6:00-8:00pm |
晚餐 |
6月4日 |
|
9:00-中午 |
小型研討會(每個分會3位演講人,每人45分鐘,同聲傳譯) |
9:00-10:30
(2 位嘉賓)
10:30-11:00
休息
11:00-11:45
(1位嘉賓)
11:45-中午
(問答) |
一、獸醫診斷實驗室管理
主席:簡·克里斯托弗-亨寧斯, 王君瑋
1. 實驗室建設和管理-實驗室安全,王君瑋,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
2. 質量保證,大衛·考爾寇, 密歇根州立大學
3. 診斷實驗室員工發展,簡·克里斯托弗-亨寧斯,南達科達州立大學
二、獸醫診斷新技術
主席: 史記暑,涂長春
1. 下一代基因測序 在獸醫檢測診斷上的應用,李干武, 愛荷華州立大學
2. 通過下一代基因測序診斷豬病毒疾, 涂長春, 中國軍事獸醫科學院
3. 獸醫診斷 中的多路平臺 PCR,白建法, 堪薩斯州立大學
三、LIMS (邀請企業參加)
1. USALIMS
2. 泰國SMART iLab,弗蘭弛博士
3. VetView,肖娜·卡爾薩羅,喬治亞大學
4. 獸醫大數據應用,喬伊·史卡利亞, 南達科達州立大學
四、快速診斷技術和方法
(邀請企業參加)
待邀請 |
中午 |
午餐 |
1:30–4:00pm |
分會(每個分會4個發言人,每場30分鐘,同聲傳譯,共16位發言人) |
1:30-3:30pm
(4位嘉賓)
3:30-4:00pm
休息
|
一、分子診斷學
主席: 張建強,雷霆
1 樣本處理與核酸提取,廖芳明, 賽默飛世爾
2 實時PCR及檢測結果解讀, 廖芳明, 賽默飛世爾
3 高通量獸醫診斷室中實時PCR運營模式,張建強, 愛荷華州立大學
4. 基因測序及應用,白建法, 堪薩斯州立大學
二、微生物學
主席:吳文學
1 快速鑒別,AST/MIC, 艾瑞克·伯勒
2 AMR,喬伊·史卡利亞, 南達科達州立大學
3 細菌鑒定,抗生素抗性和納米孔技術,喬伊·史卡利亞, 南達科達州立大學
三、病毒學/血清學
主席: 杰瑞·薩里奇
1. 在冷藏溫度下短期儲存細胞培養物, 杰瑞·薩里奇,喬治亞大學
2. 非洲豬瘟流行病學, 卡米納·加拉多, 西班牙馬德里國家農業和食品研究與技術研究所
3. 非洲豬瘟診斷血清學技術, 卡米納·加拉多
4. 非洲豬瘟診斷病毒學技術, 卡米納·加拉多
四、獸醫診斷病理學
主席: 理查德·弗蘭弛,周向梅
1. 遠程病例診斷, 黃彥云,加拿大平原診斷服務公司
2. 理查德·弗蘭弛
3. 普天春,北京動物醫院主任
4. 艾瑞克·伯勒,愛荷華州立大學 |
4:00 – 5:00 |
會議總結:
· 反饋和需求
· 討論和問題
· 結束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