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大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边@生動形象表達了我們黨和政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森林生態連清,目前已成為我國森林生態系統服務、退耕還林工程生態效益、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等森林生態狀況觀測與清查的關鍵技術。因此,森林生態連清體系的建立與發展是實現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
應山西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和山西省生態學會的邀請,2016年1月11日到13日,“PRI-ECO & CFERN森林生態連清監測技術野外培訓大篷車”走進山西。本次活動是純公益的愛心義務咨詢和培訓大篷車,旨在加快推動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標準化體系建設的進程、提升森林生態站的野外觀測能力。來自山西省林業科學院、山西省林業規劃院、山西省造林局和山西省林職院的科技人員120多人員參加了培訓會,現場反應熱烈。
我國森林生態效益監測與評估首席科學家,森林生態連清體系的提出者和設計師王兵研究員做了題為“用生態GDP核算美麗中國”的報告,全面介紹了生態GDP核算體系的構建、如何用GDP核算體系核算美麗中國,以及生態GDP核算結果。生態環境監測技術中美聯合實驗室主任張光輝博士做了題為“森林生態站建設監測技術硬件配置”的報告,著重介紹了目前國內外主流觀測儀器設備的硬件配置和技術更新。
安徽黃山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夏尚光研究員做了題為“安徽省森林與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學術報告,圍繞黃山山地森林和人工林生態系統“水、土、氣、生”等生態要素的觀測與研究,詳細介紹了黃山森林生態站的基本概況、建設布局、建設內容、基礎條件、組織管理等已做工作,并提出了在建設黃山森林生態站過程中的幾點感想。夏尚光研究員指出,黃山森林生態站對于長期連續開展本地區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對人為擾動和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研究,為加強生態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河北農業大學谷建才教授做了“森林生態系統長期定位觀測方法體系”的報告。谷建才教授針對性的介紹了物候期、光合作用、物候期觀測、年輪觀測、土壤呼吸及能量循環等森林生態系統長期定位觀測方法體系中的生物因子觀測方法。結合山西省森林地域特點,詳細介紹大樣地的選取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山西省林業科學院常建國博士給大篷車專家組介紹了山西省森林生態定位研究網絡的建設過程及成果展示。山西省林業科學院米文精院長做會議總結,對大篷車專家組一行表示感謝。此次大篷車活動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目的意義,提高了工作中的信心和決心,對森林生態連清技術體系有了系統了解,對今后省級網絡建設提供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會后大篷車專家組考察了山西省森林生態定位研究網絡太原站。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監測網絡”,即在山西省范圍內新建10個省級森林生態定位觀測站,形成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監測網絡體系,開展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價值評估。太原站站長劉隨從研究員詳細介紹了林外(內)氣象觀測場、坡面徑流場、嵌套式測流堰、野外觀測管理房以及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并指出了該站建設當中存在的問題。該站部分固定監測儀器設備已安裝完畢,且已開始正常的科學研究監測工作。
“PRI-ECO & CFERN森林生態連清監測技術野外培訓大篷車”作為公益性的培訓活動,通過現場面對面的傳幫帶方式,與多種級別和形式的生態站進行高效互動,提升生態站野外監測技術人員的工作效率,繼而為提升森林生態連清標準化觀測能力,真正發揮CFERN作為全球范圍內國家尺度最大的生態觀測網絡應有的作用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