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國際工業生物技術大會
時間:2014年4月25-27日 | 地點:中國●大連香格里拉大酒店
主題:合成生物學時代的綠色制造
一、會議介紹
會致力于在工業生物技術領域傳播先進知識和技術。本屆大會由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大連市分會聯合主辦,百奧泰國際會議(大連)有限公司承辦,大會計劃力邀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工業生物技術領域專家、學者、企業家和商務代表等出席并有11位諾獎齊聚大連。九會聯通,一次注冊均可參加。
國際工業生物大會已經成功舉辦過六屆,已成為全球工業生物領域最專業的會議之一。本屆會議以“合成生物學時代的綠色制造”為主題,從生物研究現狀出發,解決實際問題,力邀全球生物研究領域最頂級的專家、各國科學院院士、500強企業高管等做報告。
大會除主題論壇和7個科技論壇,大會交流內容涉及創新生物加工技術的合成生物學、工業生物技術和生物能源、制藥與醫藥生物技術、食品,飼料添加劑和可持續的高價值化學品、農業、海洋和環境工業生物技術、創新生物材料、醫藥原料、化妝品和保健品、青年科學家論壇等40多個議題。大會主要活動有開幕式、主題論壇、專題討論會、展覽展示、項目對接洽談會、招商推廣會、新品發布會、高端人才招募、歡迎晚宴和交流酒會、參觀當地企事業單位等。同時,為幫助參會人員了解最前沿的科技資訊、行業發展趨勢和最新動向,大會還為科研人員和青年學者設置了學術展區,可以展出最新的學術研究和科研成果、合作項目介紹以及博士后招募信息。
我們相信,在生物及相關領域的各界人士支持下,本次大會定將成為2014年度生物領域的最專業、最全面、最前沿的國際盛會之一。在此,我們誠摯地邀請生物領域專家學者和機構參會,與海內外各界相互交流,學習經驗,共同合作。
大會官網: http://www.dnaday.com/cn/IBIO.ASP
同期會議:
第七屆國際蛋白質和多肽大會 PepCon-2014
第五屆國際DNA和基因組活動周
第五屆國際工業酶與生物催化大會 SEB 2014
第四屆國際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大會
第六屆國際抗體大會
第三屆分析大會
第六屆世界疫苗大會
同期展會:第五屆國際生物博覽會(生博會)Bio-Expo 2014
2014第七屆國際工業生物技術大會
聯系人:榮志平
電話:0411-39607683
手機:15304041976
傳真:0411-84575260
電子郵件:ester@ |
二、大會亮點
• 9位諾獎大師齊聚大連、聯合打造本年度最具影響力的基因盛會
• 八個平行會議,數十個研討方向涵蓋遺傳學和基因組學的主要熱點領域
• 30余個展位,將展示最新的科研儀器、方法與新興技術
• 50余個海報,打造最新、最前沿科研成果的展示空間
• 眾多海外學子和國內外基因領域專家將參與本次盛會,討論并交流經驗,分享研究成果
三、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
支持單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大連市分會
執行單位:百奧泰國際會議(大連)有限公司 | 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外人才資源總庫-大連生物與醫藥人才分庫
旅行社:大連百奧泰旅行社
四、大會議題
論壇一:創新生物加工技術的合成生物學
專場101:合成生物學標準化、解耦、抽提和合成性的基礎研究
專場102:雄心勃勃的合成生物工程基因組和創造新生命/生物加工的系統
專場103:合成生物學構建強大的代謝途徑和節省時間的生物磚
專場104:能夠用于小試、放大生產、產品回收和下游加工的合成生物學
專場105:生物加工中的納米生物技術
專場106:新型生物工藝的自動化及設備
論壇二:工業生物技術和生物能源
專場201:生物能源的未來:先進技術,挑戰,趨勢和機遇
專場202:先進生物質轉換技術
專場203:木質纖維素生物乙醇和其它生物燃料的突破
專場204:新一代生物能源
專場205:生物燃料和碳水化合物的發展
論壇三:制藥與醫藥生物技術
專場301:高收益的藥物和生物相容性細胞及醫用材料的生物技術
專場302:制藥工業中的生物制劑2.0 -生物加工,生物分離和細胞技術
專場303:生物反應器和發酵設備的創新與改進
專場304:生物標記、分子診斷/預診,生物醫療儀器
專場305:生物檢測和生物傳感:從基礎研究到實際應用
論壇四:食品,飼料添加劑和可持續的高價值化學品
專場401:食品技術和工業生物技術
專場402:食品檢驗與分析
專場403:飼料添加劑的創新生物加工
專場404:制備高價值,工業用及平臺化學品的新方法
論壇五:農業、海洋和環境工業生物技術
專場:501:植物工程、作物改良和轉基因食品中的生物技術
專場:502:用于能源、醫藥和日用品的海洋生物技術
專場:503:從海洋和極端的地理條件探索極端微生物
專場:504:環保用工業生物技術 -工業污染控制廢水、氣體和土壤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論壇六:創新生物材料
專場:601:智能、仿生和生物啟發型材料中的生物技術
專場:602:生物相容性支架、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
專場:603:高性能生物材料和生物復合材料
專場:604:新型多糖聚合物, 天然生物聚合物、聚合物膜
專場:605:自我修復的生物材料和傷口敷料
專場:606:生物塑料和生物超材料
專場:607:刺激響應性生物材料
專場:608:水凝膠生物材料
專場:609:人造肌肉 -生物醫學設備,能量采集和仿生機器人,通信技術/電信設備
專場:610:生物涂料 -仿生學膠粘劑和涂料產品,防反射和防結霧表面,疏水性和疏油表面
論壇七:醫藥原料、化妝品和保健品
專場:701:發展中國家的生物技術 -瞄準高收益藥物生物工藝
專場:702:高效、高收益的API生物轉化
專場:703:生物化妝品 -發明有抗衰老、皮膚回春和整容手術作用的化妝品
專場:704:新型醫療保健儀器及生物制品
五、主要活動
• 開幕式
• 主題論壇
• 專題討論會
• 展覽展示
• 項目對接洽談會、
• 招商推廣會
• 新品發布會
• 高端人才招募
• 歡迎晚宴和交流酒會
• 參觀當地企事業單位等
六、往屆回顧
第六屆國際工業生物技術大會
第六屆國際工業生物技術大會(IBIO-2013)將于2013年4月25-27日在中國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金陵會議中心舉行。本屆大會致力于在工業生物技術領域傳播先進知識和技術。大會計劃邀請到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工業生物技術領域專家、學者、企業家和商務代表等出席。大會除主題論壇和11個科技論壇外,還設立多個企業展位,為參展單位提供一個產品展示區域、項目對接、投融資洽談的平臺。為世界各地的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專業人士提供了加強交流的機會,為工業界的領導人,決策者和投資者提供更多的合作商機。
第五屆國際工業生物技術大會
由國家外國專家局、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和西安市人民政府等單位主辦,百奧泰國際會議(大連)有限公司、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外人才資源總庫-大連生物與醫藥人才分庫和西安市國際經貿會展有限公司等單位承辦的"第五屆國際工業生物技術大會" ,已于2012年4月25-28日在中國西安曲江國際會議中心圓滿落幕。 大會邀請了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工業生物技術領域專家、學者、企業家和商務代表等出席。為專家學者、企業精英搭建專題演講和交流合作的平臺,受到了業界極大的關注。
第四屆工業生物技術大會
由國家外國專家局人才信息中心、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大連市分會、大連市國際人才交流協會主辦,百奧泰國際會議(大連)有限公司承辦的2011年第四屆工業生物技術大會在中國大連市世界博覽廣場舉行。高端會議和專業展示聯袂登場,報告國際前沿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展示國際前沿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傳遞國際前沿領域的最新行業資訊。西門子、華大基因、諾賽基因、博奧生物、DNA2.0、Beta Analytic、諾維信、金斯瑞、天根生化、百得實驗室、賽默飛世爾、上海比奧、上海生工、帝肯、安捷倫、天津生物芯片、康泰斯、匯和堂、澤泉科技、上海美吉、賽爾迪、桑翌研究所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展出了最新科研成果和設備。
第三屆工業生物技術大會
2010年第三屆工業生物技術大會于2010年7月25日在中國大連市委黨校培訓中心舉行。此次大會邀請了丹麥諾維信執行副總裁Thomas Nagy 博士,杜邦中國研發中心總經理兼研發總監Guo-Hua Miao博士,巴西圣保羅大學教授、國家生物質能發展中心主席Jose Roberto Moreira博士,DSM 中國區工業生物技術經理 Judy Zhang 博士,美國Genzyme公司首席科學家Jianguo Yang博士等500余位工業生物技術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代表在50個專題前沿科技論壇中就生物能源、微生物與酶、生物制藥、生物材料、環境生物技術、海洋生物技術、農業生物技術、輕工業與生物技術、綠色納米生物技術等議題進行探討和交流,為該領域業內人士、科研機構和企業搭建了一個交流的平臺,促進交流,洽談合作。大會受到了國內外參會嘉賓的一致好評,為2011年第四屆工業生物技術大會的召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屆工業生物技術大會
第二屆工業生物技術大會于2009年4月5日在韓國首爾COEX 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此次會議的宗旨是加強國際交流,促進工業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增強工業生物技術集成創新能力與成果轉化能力,促成亞洲與世界知名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合作。此次大會特邀請了美國科學院院士Arnold L. Demain博士,丹麥Novozymes A/S公司資深主管Thomas Schafer博士,韓國資深教授Sang Yup Lee博士等五百余位工業生物技術領域的學者和專家,在30個專題前沿科技論壇中就工業生物技術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化等方面進行探討和交流,集中了解重要進展,分享各自經驗,推動協作研究,大會成為了廣大生物技術研究領域專家的公共大平臺,人氣旺盛,影響廣泛,使得該論壇成工業生物技術領域學術水平和影響力最高的行業盛會之一。在當地市政府和有關部門領導的熱情關心和大力支持下,第二屆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
第一屆工業生物技術大會
第一屆工業生物技術大會于2008年5月18日在中國杭州舉行,會議的主題是“生物經濟時代決策者的新起跑線”。大會特邀請了美國普渡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研究教授Nancy W. Y. Ho博士,美國Mendel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業務部副總裁James Zhang博士,中國 AmProtein公司的創辦人兼首席科學家Mizhou Hui博士等來自30多個國家的近400余位工業生物技術領域的學者和專家,在包括生物能源,生物醫藥,生物環保,生物農業,生物,食品等8個領域中發表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討論研究生物產業的發展方向。這次會議促成了工業生物技術領域上游至下游的同事和合作伙伴之間的協作,影響廣泛,好評不斷,70%的參會者表示他們很期待下一屆工業生物技術大會的舉辦。第一屆會議的成功舉行為2009第二屆工業生物技術大會的召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九、參會嘉賓
諾獎獲得者
|
Dr. Hartmut Michel,
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教授
因“在某些特定細菌的細胞膜中發現了光合反應中心的3D結構”而獲得1988年諾貝爾化學獎 |
|
Dr. Theodor W. Hänsch,
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教授
因“包括光頻梳技術在內的激光精確波譜檢查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獲得20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
Dr. George F. Smoot,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
因“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黑體形式和各向異性”而獲得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
Dr. Luc Montagnier,
中國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因“發現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而獲得20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
Dr. Ada E. Yonath,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教授
因“在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護染色體方面的發現”而獲得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 |
|
Dr. Akira Suzuki,
日本北海道大學教授
因“有機合成中鈀催化交叉偶聯”而獲得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
|
|
Dr. Dan Shechtman,
以色列技術學院教授
因“準晶體的發現”而獲得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
|
|
Dr. Serge Haroche,
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校教授
因“發明能夠測量和操縱單個量子系統的開創性實驗方法”而獲得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
Dr.Thomas C. Südhof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
因“發現細胞內的主要運輸系統——囊泡運輸的調節機制”而獲得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
Dr. James E. Rothman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
因“發現細胞內的主要運輸系統——囊泡運輸的調節機制”而獲得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
Dr. Aaron Ciechanover,
以色列理工大學教授 因發現“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獲得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 |
|
|
主要演講人
 |
Dr. Abe Shu,美國砂粒噴磨機技術公司(美國廢物管理,Inc .) 高級顧問. |
|
Dr. Joseph J. James, 美國LLC農業科技生產公司,董事長 |
 |
Dr. Peter van der Gaag, 荷蘭創新團隊董事兼董事長 |
 |
Dr. David Devore,美國新澤西州生物醫學材料中心副主任 |
 |
Dr. Surajit Khanna,美國巴德控股公司, 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
 |
Dr. John Foden, 加拿大廢物轉化能源聯盟,執行董事 |
 |
Dr. Jan Kicinski,,波蘭Szewalski流體流動機械研究所,教授 |
 |
Dr.Masood Hadi,美國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 空間生物科學部, 合成生物學項目, 資深科學家 |
 |
Dr. Tony Waas, 美國密歇根大學,授 |
 |
Dr. Kevin Bruce,英國羅斯林細胞有限公司,胞療法合作經理 |
 |
Dr. Christophe Chambonnet, 加拿大SONAE INDUSTRIA , Woodforce全球經理 |
 |
Dr. Gregory Gregoriadis,英國Xenetic Biosciences PLC公司,創始人、董事兼CSO |
 |
Mr. Mel Luetkens, 美國Elevance可再生科學公司,席運營官 |
 |
Dr. Alain Bouckenooghe, 新加坡賽諾菲 - 巴斯德公司亞太區臨床研發副總裁、副教授 |
 |
Dr.Ilan Chet,西班牙地中海聯盟,秘書長 |
 |
Dr.Henk-Jan Joosten, 荷蘭Bio-prodict公司, 首席執行官 |
 |
Dr.Bob Dinneen,美國可再生燃料協會, 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
 |
Dr.Robert Kirschbaum,荷蘭帝斯曼Open Innovation,副總裁
|
 |
Dr. Giulio Tarro, 意大利坦普爾大學, 兼任教授 |
 |
Dr. Karlheinz Peter,澳大利 Baker IDI 心臟與糖尿病研究所,副主任、教授 |
 |
Dr.Jacqueline Y Quinn, 美國Autodesk, 高級研究科學家 |
 |
Dr.E. William Radany, 美國Verdezyne公司,主席及行政總裁 |
十、聯系方式
2014第七屆國際工業生物技術大會
聯系人:榮志平
電話:0411-39607683
手機:15304041976
傳真:0411-84575260
電子郵件:ester@
地址:大連市高新園區匯賢園1號 郵編:116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