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參會報名 聯系人:高元元 電子郵件: joanna@ 電話:0411-84799609-826 傳真:0411-84796897 地址:大連市高新園區匯賢園1號 郵編:1160025 |
聯系人:于閔 電子郵件: mandy@ 電話:0411-84799609-826 傳真:0411-84796897 地址:大連市高新園區匯賢園1號 郵編:1160025 |
分會一:癌癥研究突破和技術創新 第一部分:腫瘤病理生理學 議題110:轉移和入侵機制 議題111:原發腫瘤的形成 議題112:腫瘤生長和血管生成 議題113:癌細胞的運輸 議題114:腫瘤急癥 議題115:環境致癌物質 議題116:癌基因的鑒別 第二部分:腫瘤生物標志物 議題120:癌癥生物標志物發現和分析的新興技術 議題121:以癌癥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和轉錄為基礎的癌癥生物標志物 議題122:癌癥治療和發展的生物標志物 議題123:癌癥預后的生物標志物 議題124:癌癥生物標志物的方法和應用 第三部分:洞察人類癌癥 議題1300:癌癥系統生物學 議題1301:腫瘤遺傳學和癌癥表觀遺傳學 議題1302:癌癥基因組學,基因組不穩定性,基因組監控 議題1303:癌癥的DNA損傷,DNA修復和有絲分裂 議題1304:癌基因,腫瘤抑制基因,p53和調控 議題1305:癌癥的新途徑和調控 議題1306:癌癥/腫瘤粘附,遷移,侵襲和轉移 議題1307:腫瘤血管生成 議題1308:染色質調節,端粒酶與癌癥 議題1309:宿主和腫瘤之間的相互作用 議題1310:線粒體與癌癥 議題1311:細胞周期和檢測點 議題1312:腫瘤微環境相互作用 議題1313:癌癥免疫調節 議題1314:殺死腫瘤細胞 議題1315:耐藥性和腫瘤微環境之間的機制 議題1316:腫瘤的造血生長因子 議題1317:癌癥圖譜 議題1318:腫瘤免疫學和免疫治療 議題1319:癌癥分子病理學和毒理學 第四部分:循環腫瘤細胞 議題140:以循環腫瘤細胞為基礎的癌癥檢測新技術 議題141:循環腫瘤細胞生物學和分子表征 議題142:循環腫瘤細胞的分子特征 議題143:癌癥的診斷,預后和治療中的循環腫瘤細胞 議題144:循環腫瘤細胞間關系分析的臨床意義 第五部分:癌癥干細胞 議題150:癌癥干細胞的分子生物學和臨床相互關系 議題151:癌癥干細胞小生境 議題152:癌癥干細胞的可塑性和重組 議題153:癌癥干細胞的信號轉導途徑及啟示 議題154:不同癌癥干細胞的最新研究 第六部分:代謝和癌癥 議題160:模式生物代謝的研究 議題161:癌癥有關的應激反應與代謝 議題162:癌癥表觀遺傳學的代謝影響 議題163:新陳代謝和細胞程序性死亡 議題164:代謝,內質網和線粒體 第七部分:癌癥研究的創新技術 議題170:蛋白芯片,組織芯片,實驗室芯片和微流體 議題171:癌癥生物信息學 議題172:動物模型和數學模型 議題173:癌癥研究中的納米技術 第八部分:轉化腫瘤 議題180:臨床試驗中的腫瘤標志物
議題181:癌癥基因組學的轉化和癌癥組學集成
議題182:癌癥個性化醫療 議題183:聯合治療的合理開發戰略 議題184:新的臨床試驗設計和搭配診斷 分會二:煙草控制和癌癥 議題200:煙草控制相關的科學,政策和公共衛生
議題201:日益增長的煙草流行,癌癥風險和預防 議題202:煙草致癌性,藥理學,機制和生物標志物 議題203:煙草和肺癌 議題204:煙草控制產品和治療 分會三:抗癌藥物的發現 議題300:抗癌治療的新靶標,新技術
議題301:藥物設計和鉛優化 議題302:高通量篩選:靶標,分析及資料庫 議題303:抗癌藥物發現中的生物標志物 議題304:藥理學,ADMET和抗癌藥物的發現 議題305:靶向血管生成 議題306:靶向腫瘤干細胞通路 議題307:靶向細胞周期與檢測點 議題308:靶向DNA損傷反應,DNA修復,有絲分裂和細胞凋亡 議題309:靶向癌癥表觀遺傳學和表觀基因 議題310:靶向核絲氨酸 - 蘇氨酸激酶 議題311:靶向PI3 - AKT - mTOR通路和其他蛋白激酶 議題312:靶向信號通路及信號轉導 議題313:靶向泛素相關途徑
議題314:靶向腫瘤壞死因子(TNF)和趨化因子受體 議題315:靶向凋亡途徑的癌癥的新療法 議題316:靶向Wnt信號和Hedgehog信號通路 議題317:ABL和BCR - ABL的抑制作用 議題318:端粒酶的抑制劑 |
分會四:專業的網絡程序 議題400:腫瘤生物學專家論壇 議題401:腫瘤免疫學專家論壇 議題402:臨床腫瘤學專家論壇 議題403:腫瘤計算專家論壇 議題404:先鋒論壇:與著名科學家面對面 議題405:未來導師論壇:探討研究生學習方案 議題406:編輯論壇:如何發表您的研究成果? 議題407:基金經理論壇:如何寫一個成功的基金計劃? 議題408:成功CEO論壇:在你的創業如何成功 議題409:職業發展道路:自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工作列表 分會五:臨床腫瘤學和醫療實踐 第一部分:癌癥的診斷和預后 議題510:復發癌的影像檢測 議題511:血液檢查,分子診斷的癌癥生物標志物 議題512:癌癥診斷的蛋白質組學分析 議題513:實時PCR技術和其他技術擴增 議題514:成像和診斷:X射線,MRI和MRCP,CT掃描,PET和超聲 第二部分:癌癥的臨床研究 議題5200:實用癌癥化療
議題5201:放射治療和治療癌癥的醫療器械 議題5202:癌癥激素療法 議題5203:藥物基因組學和個性化醫學 議題5204:Sirtuins酶,肥胖與癌癥 議題5205:癌癥手術和癥狀管理 議題5206:機器人和腫瘤的微創治療 議題5207:在臨床實踐中的抗癌植物藥 議題5208:中西醫結合和介入方法治療腫瘤 議題5209:癌癥全身療法 議題5210: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臨床開發 議題5211: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我們學到了什么? 第三部分:多種癌癥/實體腫瘤的實例分析 議題5300:肺和縱隔腫瘤 議題5301:乳腺癌 議題5302:食管/胃癌 議題5303:前列腺癌 議題5304:大腸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管理 議題5305:黑色素瘤和非黑色素瘤皮膚癌 議題5306:腎腫瘤,腎細胞癌和腎上腺癌 議題5307:頭部和頸部癌癥:鼻咽癌,口腔癌 議題5308:惡性血液病 議題5309:骨,肉瘤癌和軟組織腫瘤 議題5310:卵巢,宮頸,外陰,陰道,子宮惡性腫瘤和子宮內膜 議題5311:神經內分泌,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和膠質母細胞瘤 議題5312:肝癌 第四部分:癌癥的護理和支持護理 議題540:腫瘤護理和臨床疼痛管理 議題541:姑息治療和心理腫瘤 議題542:長期的癌癥幸存者的生活質量 議題543:癌癥幸存者的研究 分會六:癌癥預防,流行病學和公共健康 議題600:癌癥遺傳學,流行病學,生物統計和預防
議題601:癌的篩查,監測,高危人群的咨詢
議題602:食品致癌和公共健康安全控制
議題603:癌癥康復,營養和輔助療法
議題604:環境與乳腺癌 分會七:商務網絡會議 議題700:技術轉讓與知識產權:為研究人員提供資金支持和就業機會 議題701:創業由啟動創新抗癌科技開始 議題702:展示正在進行實驗的潛在抗癌藥物和新型診斷方法 議題703:腫瘤研究的一體化服務 議題704:建立一個跨學科的腫瘤團隊 議題705:腫瘤學教學工作機會 分會八:癌癥領域領袖論壇 議題800:政府中癌癥研究項目的領導者論壇 議題801:非政府組織和基金會的抗癌項目參與者論壇 議題802:領先的動態國際癌癥研究計劃和共同的基金研究 議題803:研究癌癥的工業界行政領導者 議題804:研究癌癥的學術界行政領導者 議題805:癌癥基因組圖譜展望 |
奧地利Innsbruck醫科大學
奧地利薩爾茨堡大學
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
澳大利Curtin科技大學
澳大利亞Westmead醫院
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
澳大利亞洛伊癌癥研究中心
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
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大學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
巴西分子癌癥研究中心
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腫瘤表觀遺傳學實驗室
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
比利時根特大學
比利時魯汶大學附屬醫院放
波蘭大學
德國Würzburg大學
德國科隆大學
法國巴黎大學
法國保羅Brousse醫院
法國國際癌癥研究機構
法國南特大學
芬蘭職業健康研究所
韓國Gyeongsang國立大學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
韓國仁和大學
加拿大卑詩癌癥中心
加拿大達爾豪西大學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Sunnybrook健康科學中心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
捷克共和國研究所醫學院
盧森堡公共健康研究中心
美國 Florida Atlantic 大學
美國 Oklahoma 大學
美國Dana - Farber癌癥研究所
美國Mercy Catholic醫療中心
美國艾姆赫斯特學院
美國愛達荷州立大學
美國安德森癌癥中心
美國杜蘭大學
美國弗吉尼亞聯邦大學VCU梅西癌癥中心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美國格林維爾醫院腫瘤研究所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
美國亨利福特醫院
美國華盛頓中心
美國霍華德大學
美國凱斯西保留地大學
美國堪薩斯大學
美國康奈爾大學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綜合癌癥中
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
美國羅馬琳達大學醫學院
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
美國米爾福德醫院
美國南達科他州立大學 |
美國圣路易斯大學
美國斯坦福大學
美國坦普爾大學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
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
美國西北大學
美國西北大學附屬醫院
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
美國伊利諾大學
美國佐治亞醫學院癌癥中心
莫爾豪斯醫學院南富爾頓醫學中心
挪威特羅姆瑟大學
葡萄牙里斯本新大學
日本Kobe Gakuin大學
日本信州大學
瑞典Link?ping 大學
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所
瑞典梅爾大學
瑞典于默奧大學
瑞士利斯塔爾醫院
臺灣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臺灣國立交通大學
臺灣國立清華大學
臺灣國立彰化師范大學
臺灣臺北醫科大學
西班牙巴塞羅那生物醫藥研究院
西班牙凡塔索非亞醫院
西班牙臨床醫學大學
西班牙馬德里自治大學
希臘塞薩洛尼基大學
希臘約阿尼納大學
香港大學
以色列Haifa大學
以色列梅爾醫學中心
意大利D. Cotugno 醫院
意大利比薩大學
意大利米蘭大學
意大利米蘭州立大學
意大利墨西拿大學
意大利圣瑪麗亞德拉慈善醫院
印度Bhagwan Mahavir醫學研究中心
英國Cardiff大學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
英國鄧迪大學
英國倫敦研究所
中國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中國大連醫科大學
中國福建醫科大學
中國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
中國華東師范大學
中國江蘇省淮安市婦幼保健院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中國昆明醫學院
中國南昌大學
中國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中國上海市腫瘤研究所
中國四川大學
中國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中國浙江理工大學
中國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