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市內分泌代謝病研究所、上海血液學研究所、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宋懷東研究員、陳家倫、寧光、
Graves病(Graves’Disease,GD以下簡稱甲亢),是一種常見的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突出特征是血清中存在甲狀腺刺激激素受體抗體(TRAb)。我國人群甲亢患病率約為1%,估計患者約有1300萬,但目前來說,甲亢的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其所引起的心衰、甲狀腺危象等,常危及患者生命,致疾病預后不良。應用抗甲狀腺藥物(ATD)治療該病已近50年歷史,至今仍是一種最為安全有效的療法。然而,相當一部分患者治療緩解后仍有復發,復發時病情加重,且療效不佳。對于該病在治療中存在的困難,迫切需要分子標志物的鑒定和應用。
研究組采用GWAS技術,通過對大樣本甲亢人群和正常人群全基因位點的比較、分析和驗證。對1536名甲亢病患者,以及1516名未患該病的對照個體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分析。隨后的研究中對第二組7504名受試者(其中包括3994名甲亢病患者,以及3510名對照個體)進行一系列相關的SNPs 檢測,他們鑒定出了6個與甲亢病相關聯的風險位點,發現了兩個新的甲亢易感位點,由此識別了兩個相關基因,其中一個是以前尚未報道過的,研究小組將它命名為GDCG4p14。研究人員發現這兩個基因會影響調節免疫的T細胞功能,因此,這兩個基因可能是新認識到的甲亢致病易感基因。
更有意義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甲亢病人中可能存在兩種不同的發病機制。甲亢治療后,TRAb持續陽性,是停藥后復發的一個重要的預測指標。研究發現,對于經過藥物治療后,甲狀腺刺激激素受體基因的多態性和TRAb抗體轉陰性的病人不相關,但和持續陽性的病人密切相關。由此可見,該研究為臨床治療提供了一種有價值的手段,可以更為準確的區分兩類病人,并有助于指導甲亢的臨床用藥,為病人的愈后提供有效預判。這一成果,既是GWAS技術在推進疾病基因組研究和藥物基因組研究方面的一個重要的成果,也是通過基因組研究,推動臨床研究和基礎研究的結合,加快臨床醫療技術提高的典型事例。
這項研究針對多個基因進行了多中心、大樣本和反復的驗證。需要分析大量樣本,研究團隊在考慮時間及成本及數據質量等多種因素后,使用了Fluidigm BioMark高通量基因分析系統 進行SNP 實驗認證。 Fluidigm BioMark高通量基因分析系統能夠同時對最多96 個樣品進行多達96 個位點的SNP分析,使研究人員能迅速獲得目的基因的更多信息,滿足了GWAS高靈敏度,高內涵,大動態范圍和超高通量的應用需求。
該研究團隊是Fluidigm BioMark高通量基因分析系統在中國大陸最早的使用者之一,這篇文章也是Fluidigm BioMark眾多高水平文章中第一篇主要由中國內地學者發表的研究報告,相信隨著該系統的普及,將有更多高水平文章的產生。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重點項目和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等基金的支持。
http://news.sjtu.edu.cn/info/news/content/106363.htm
香港伯齊科技有限公司
400 600 9639
www.bio-gene.com.cn
info@bio-gen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