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0 年 10 月 23 日 -26 日
地點:中國北京國際會議中心
邀請函:
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和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主辦, 大連百奧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承辦 的 2010 中國北京第八屆國際新藥發明科技年會 (IDDST-2010) ,將于 2010 年 10 月 23 日 -26 日在中國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本屆大會的主題為“重大新藥創制的支撐體系”。
本屆年會邀請到諾貝爾獎得主、國際著名院士、世界各大制藥公司高管領銜主講。還有來自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 500 多位著名專家、學者和知名企業高管將做精彩報告,他們將帶來重大新藥創制的前沿技術和科技成果,引導國際新藥研發領域的發展趨勢,促進產業化合作。本屆年會共設置了八十多個專題論壇,主要有:臨床前藥物基礎性研究、藥物化學、藥物創制的新方法新工具、轉化醫學、癌癥、神經、傳染病等重大疾病的藥物發現、新特臨床藥物里程碑、全球技術轉換、 CMO 和 CRO 外包新機遇以及國際項目的合作對接等。同時,還將舉辦企業項目專場推介會和新技術新產品及儀器設備展覽會。本屆年會將成為本年度規模最大、演講人員水平最高、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新藥發明盛會 , 誠摯地歡迎 來自國內外各個相關學術和企業機構積極報名參會參展。
我們真誠地邀請您到會做報告或參加本次會議,在金秋十月與新朋舊友共聚首都北京,和大師同行,與精英為伍。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您將找到新的合作伙伴,發現新的思路,促進國際合作與交流。詳細會議信息請參見網站 : http://www.iddst.com/iddst2010/cn/
第八屆國際新藥發明科技年會 會務組
聯系人: 蔡 小姐
電話:0411- 84796897/ 847996 09 - 882
傳真:0411- 84796897/ 847996 09 - 882
郵箱 : agnes @bitlifesciences.com
著名演講人
Erwin Neher 博士, 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獲得者、德國馬克斯 · 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教授、所長 |
Christian Amatore 博士, 法國科學院院士,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院化學系教授,世界最著名的生物電化學家之一 |
Ming-Q Zhang 博士 , 羅氏研發(中國)中心的首席技術執行官兼副總裁 |
Steve Yang 博士 , 輝瑞制藥公司亞太區副主席兼研發部主管 |
Bertil Lindmark 博士 , 阿斯利康公司呼吸及炎癥領域研發部全球副總裁 |
W andong Zhang 博士 , 加拿大渥太 華大學 教授,加拿大國家研究理事會高級研究員 |
Volker Laux 博士, 德國拜耳先靈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重癥研究中心主任 |
E lizabeth Kwong 博士 , 美國默沙東公司寄出醫學部高級主管 |
John C. Lin 博士, 美國輝瑞公司研究中心執行理事 |
Alan J. Lews 博士, 英國 Juvenile 糖尿病研究基金會主席 |
Ronald Evens 博士,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臨床教授, MAPS 4 生物技術公司總裁 |
Marcus Hompesch 博士 , 美國 profil 臨床研究中心 CEO |
H innerk Boriss 博士 , 德國 Sovicell 公司 CEO |
Robert U. Simpson 博士, 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 |
Brian L. Walton 博士, 美國德克薩斯州心臟研究所干涉心血管研究部副主任 |
John C. Burnett 博士, 美國梅約臨床和醫療中心,心血管實驗室主管 |
Jeanne Mendell 博士 , 美國 Daiichi Sankyo 制藥公司臨床藥理學主管 |
Kim Connelly Smith 博士, 美國德克薩斯休斯頓醫科大學兒童肺結核臨床部主任 |
Alex F. Chen 博士, 美國匹斯堡大學醫學院再生醫學研究中心,心血管研究所主管 |
Juan J. Canales 博士, 西班牙巴倫西亞大學首席研究員 |
Lara Stevanano 博士, 英國 ReNeuron 公司首席研究員 |
Angelo Carpi 博士, 意大利大學醫院再生與老化部教授 |
Gabriele Betz 博士 , 瑞士巴塞爾大學工業制藥學實驗室組長 |
A. Omri 博士, 加拿大瓦倫提娜大學藥物與疫苗遞放系統實驗室教授 |
Haihong Ni 博士,中國 Chemizon 公司計算科學部主任 |
Alexandra J. Lansky 博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血管研究基金會干涉心血管學家 |
Jason C. G. Halford 博士,英國利物浦大學人類攝取實驗室主任 |
David C. Hay 博士, 英國再生醫學中心首席研究員 |
Nagaraj Nagathihalli 博士,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營養雜志編輯 |
Elisabeth Perzborn 博士, 德國貝爾仙靈藥業公司研究員 |
James S.MacDonald 博士,美國 Chrysali 制藥咨詢公司 |
Ljiljana Harding 博士, 美國輝瑞制藥公司 |
Oliver Wenker 博士, 美國安德森研究中心 |
Arlene Amor 博士,澳大利亞 Careus 藥物咨詢公司主管 |
David Lester 博士, 美國 ITHW 公司總裁 |
Xiaoyan Jiang 博士, 加拿大 BC 癌癥研究中心 Terry Fox 實驗室高級研究員 |
Paul B. Tchounwou 博士, 美國杰克遜州立大學,環境健康中心主 管著名 教授 |
Pierre Guertin 博士, 加拿大 Laval 大學教授 |
Mirko Diksic 博士,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神經與神經外科學部主 管 教授 |
Robert Levy 博士, 美國 primus 制藥公司臨床研究部主管 |
Kun Liu 博士, 美國惠氏首席科學家 |
Christian Neri 博士, 法國蒙特利爾大學教授 |
Carl K. Edwards 博士,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副教授;美國西部生物制藥公司高級研發人員及副總裁 |
Sheraz Gul 博士, 德國歐洲普查機構生物科主管及副總裁。 |
Dalia Cohen 博士, 美國 Rosetta Genomics 公司的首席科學家 |
Cornelis Hop 博士, 美國 Genentech 公司的董事長 |
Gennadi V , Glinsky 博士, 美國 Albany 醫藥學院 Ordway 研究所高級科學家。 |
Anuj Chauhan 博士,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化學工程系研究生課程主任 |
Jinping Dong 博士,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理工學院設施研究所高級助理研究員 |
Geert Verdonk 博士, 荷蘭先靈葆雅公司質量控制高級研究科學家 |
Douglas Gladstone 博士, 美國石溪大學骨髓移植中心副主任 |
Liqun Yang 博士,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倫敦商務公司中英科技園商務發展部經理 |
Yuval Neria 博士, 美國紐約州立精神病研究所及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系創傷及創傷后壓力疾患研究部主任 |
JingJing Ye 博士, 美國輝瑞公司輝瑞全球研究與發展部經理及統計師 |
Rosemarie Lichtner 博士, 德國菲利普莫里斯研究實驗室 PMI 研發部首席科學家 |
Donna Seto-Young 博士, 美國埃布爾愛因斯坦學院貝斯以色利醫藥學系副教授,內分泌及新陳代謝實驗室主任 |
Larry Liu 博士, 美國輝瑞初級護理部,全球衛生經濟及策略研究高級總監 |
Alessandra Pani 博士, 意大利卡里亞里大學生物醫藥科技學系教授 |
Ning Li 博士, 美國輝瑞生物產品圣路易斯實驗室高級首席科學家 |
Ajit Dangi 博士 , 印度 Danssen 公司總裁 & CEO, Fulford 公司董事長(美國先靈葆雅公司子公司) |
Xiaoping Zhang 博士, 美國瑞士羅氏公司臨床藥理學高級臨床藥理學專家及主任 |
Jean Pierre 博士, 美國皇冠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 |
Jing-Shan Hu 博士, 中國默克授權主任 |
Tina Huang 博士, 中國北京基本設施及橋梁實驗室代總經理及副總裁 |
Hanming Tu 博士, 美國臨床 IT , Octagon 研究所主任 |
Zimeng Yan 博士, 美國阿斯利康高級科學家 |
Yongxin Han 博士, 中國 Chemizon 公司中國區總經理及化學副總裁 |
Huangling Zhong 博士, 美國丹麥靈北研究所生物研究部高級研究科學家 |
Kiran Marthak 博士, 印度 Veeda 公司主任 |
大會日程
第一章節:藥物發現的基礎科學和技術
分會報告 1-1 : 腫瘤學與藥物發現(分場一)
分會報告 1-1 : 腫瘤學與藥物發現(分場二)
分會報告 1-2 : 免疫學與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1-3 : 內分泌學與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1-4 : 個體化醫學與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1-5 : 藥理學與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1-6 : 神經學與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1-7 : 毒理學,藥物安全評估與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1-8 : 藥物發現的藥物制劑
分會報告 1-9 : 干細胞與再生醫學
分會報告 1-10 :微生物學,病毒學與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1-11 :臨床醫學與藥物發現
第二章節:新藥發現中的新興技術與關鍵平臺
分會報告 2-1 : 個性化醫療的功能基因組學
分會報告 2-2 : 分子靶標發現與藥物篩選
分會報告 2-3 : 藥物發現中的生物標記物
分會報告 2-4 : 藥物發現中的生物信息學 / 化學信息學和生物信息技術 / 制藥信息技術
分會報告 2-5 : 藥物發現中的生物芯片、基因芯片與分子成像
分會報告 2-6 : 藥物發現中的 miRNA, siRNA/RNAi 和小分子 RNA 技術
分會報告 2-7 : 先進的細胞分析到組織分析
分會報告 2-8 : 藥物發現中的高效液 / 氣相色譜,液 / 氣相色譜 - 質譜聯用,基質輔助激光解析電離飛行時間質譜和結構生物學
分會報告 2-9 : 新穎的 DMPK 與 ADMET 技術
分會報告 2-10 :藥物發現中有效的動物模型
分會報告 2-11 :基于 G- 蛋白偶聯的受體的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2-12 :新的激酶抑制劑
分會報告 2-13 :從新型材料到納米技術的藥物遞放
分會報告 2-14 :新藥發現臨床前的上游技術平臺
分會報告 2-15 :藥物創新的下游技術平臺
第三章節 : 重大疾病新藥發現與發展
分會報告 3-1 : 心血管疾病
分會報告 3-1-1 :新型生物標志物及藥物靶點驗證
分會報告 3-1-2 :心血管疾病的生物標志物及個性化藥物
分會報告 3-1-3 :離子通道阻滯劑
分會報告 3-1-4 :血栓藥物研發
分會報告 3-1-5 :心房顫動藥物研發
分會報告 3-1-6 :干細胞及其治療進展
分會報告 3-1-7 :膽固醇及脂類控制新藥研發
分會報告 3-1-8 :抗高血壓藥物研發
分會報告 3-2 : 神經退行性疾病
分會報告 3-2-1 :阿茲海默癥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2-2 :帕金森病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2-3 :亨廷頓氏病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2-4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2-5 :癲癇病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3 : 糖尿病及其他代謝疾病
分會報告 3-3-1 :糖尿病藥物新靶標
分會報告 3-3-2 :胰島素治療進展
分會報告 3-3-3 :非胰島素類抗糖尿病藥物進展
分會報告 3-3-4 :糖尿病并發癥的治療
分會報告 3-3-5 :胰島和 B 細胞損傷修復
分會報告 3-3-6 :其他抗糖尿病藥物
分會報告 3-3-7 :代謝類疾病的藥物靶標和生物標記物
分會報告 3-3-8 :治療肥胖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3-9 :治療血脂異常及高膽固醇血癥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3-10 : 治療非酒精性肝炎,多囊卵巢綜合癥和黑棘皮病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4 : 嚴重呼吸性及炎癥疾病
分會報告 3-4-1 :治療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4-2 :治療囊性纖維化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4-3 :治療呼吸系統過敏,過敏性鼻炎及呼吸道感染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4-4 :細胞因子,趨化因子,核轉錄因子, Toll 樣受體腫瘤壞死因子和磷酸二酯酶等抗炎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5 : 精神疾病藥物 發現
分會報告 3-5-1 :抗抑郁、精神分裂癥和躁郁癥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5-2 :抗焦慮、強迫癥、恐懼癥和注意缺陷 /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5-3 :抗精神病、狂躁癥和創后應激障礙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5-4 :抗睡眠障礙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5-5 :治療尼古丁 - 酒精 - 藥物成癮,飲食紊亂藥物發現及其他精神療法
分會報告 3-6 : 自身免疫癥及其他嚴重免疫疾病
分會報告 3-6-1 : 新型藥物靶點和生物標志物
分會報告 3-6-2 : I 型糖尿病相關自身免疫疾病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6-3 : 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發現和發展
分會報告 3-6-4 :治療炎癥性腸病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6-5 :治療銀屑病 / 牛皮癬關節炎和多發性硬化癥發現
分會報告 3-6-6 :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 SLE ),狼瘡性腎炎,克羅恩氏病和潰瘍性結腸炎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7 : 抗菌耐藥性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7-1 :機遇與挑戰
分會報告 3-7-2 :抗細菌耐藥性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7-3 :抗真菌耐藥性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7-4 :抗病毒耐藥性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8 : 耐多藥 / 嚴重耐藥結核病及瘧疾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8-1 :治療耐多藥結核病和瘧疾的全球策略
分會報告 3-8-2 :結核病篩查和診斷方法進展
分會報告 3-8-3 :現行治療結核病的小分子及疫苗發展
分會報告 3-8-4 :瘧疾生物學和主要瘧疾相互作用
分會報告 3-8-5 :瘧疾的小分子及疫苗治療新進展
分會報告 3-9 : 嚴重病毒感染性疾病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9-1 :抗艾滋病病毒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9-2 :抗乙型肝炎病毒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9-3 :抗丙型肝炎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3-9-4 :抗禽流感、 H1N1 病毒藥物發現
第四章節:高效藥物化學
分會報告 4-1: 受體與離子通道藥物的設計與藥物化學
分會報告 4-2: 基于片段的藥物設計及合成
分會報告 4-3 :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與構效關系研究
分會報告 4-4 :基于結構生物學的藥物設計與藥物化學
分會報告 4-5 :提高 ADME/DMPK 參數,降低 DDI/Toxicity ,克服制劑困難
分會報告 4-6 :先導化合物修飾的新方法
第五章節:重大生物治療的創新與改進
分會報告 5-1 :對于強大的生物加工發展的抗體及免疫調節劑的研發與發展
分會報告 5-2 :對于強大的生物加工發展的基于基因組的蛋白質治療研發
分會報告 5-3 :基因治療與 RNAi 藥物發現
分會報告 5-4 :對于強大的生物加工發展的細胞治療研發與發展
分會報告 5-5 :對于強大的生物加工發展的新穎的疫苗研發與發展
第六章節:化學藥物和生物仿制產品技術升級的關鍵
分會報告 6-1: 新藥候選物的臨床前功效和安全性評價
分會報告 6-2 :新劑型和給藥系統的研究進展
分會報告 6-3 :臨床藥理學及療效的研究進展
分會報告 6-4 :關鍵仿制藥的高效研究開發
分會報告 6-5 :生物仿制藥的機遇與挑戰
分會報告 6-6 : 生物仿制藥發展中的全球性監管及知識產權問題
第七章節:科學提升中醫的關鍵
分會報告 7-1 :重要中醫組合配方的科學再認識
分會報告 7-2 :重要草藥活性組分的發現:從作用機理研究到安全性評價
分會報告 7-3 :可靠的質量控制 / 質量保證方法和標準的發展
分會報告 7-4 :新的生產工藝和配方的現代化
分會報告 7-4: 藥物研發的設施、資源和環境
第八章節:轉化醫學和全球化戰略
分會報告 8-1 :腫瘤轉化醫學
分會報告 8-2 :糖尿病藥物發現的轉化醫學
分會報告 8-3 :轉化醫學之多重分析的進展
分會報告 8-4 :生物標志物,分子表征到臨床試驗
分會報告 8-5 :安全性預測 & 毒理學和臨床前模型
分會報告 8-6 :轉化醫學藥物開發的全球化戰略
第九部章節:藥物創新之專業的企業孵化器
分會報告 9-1 : 在藥物研發中如何設置創新孵化器智能模型
分會報告 9-2 : 創新孵化器的性能和基礎結構分析
分會報告 9-3 : 如何運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孵化器
分會報告 9-4 :先進藥物創新孵化器的成功案例研究
第十章節:藥物開發之國際伙伴關系,整合服務及投資
分會報告 10-1 :藥物研發的整合服務與合作
分會報告 10-2 :化學 & 生物領域中的 CRO, CMO 及 FTE
分會報告10-3 :可選擇的生物分析與藥物代謝及藥代動力學的外包協作
分會報告 10-4 :藥物制劑的外包( CRO, CMO )
分會報告 10-5 :臨床研究外包
分會報告 10-6 :新藥開發的跨文化交易論壇
參會費用請參見網址: http://www.iddst.com/iddst2010/cn/Price.asp
參會注冊網站: http://www.iddst.com/iddst2010/cn/Registration.asp
您也可直接填寫注冊表(點擊下載會議注冊表.doc)后回傳給我們,完成注冊。
注: 第八屆國際新藥發明科技年會 會務組
聯系人: 蔡 小姐
電話:0411- 84796897/ 847996 09 - 882
傳真:0411- 84796897/ 847996 09 - 882
郵箱 : agnes @bitlifescienc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