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春,正當全國人民沉浸在春節的喜慶氣氛中時,一場歷史罕見的特大旱災,正在威脅著河南、安徽、山東、河北、山西、陜西、甘肅等7個小麥主產省份。很多地方甚至從去年10月下旬以來,連續100多天沒有下過一場像樣的雨雪,土地龜裂、河流干涸,地里的冬小麥面臨絕產危險。
在河南,全省小麥受旱面積4150多萬畝,嚴重受旱700萬畝,山丘區已有13萬多人出現臨時性飲水困難。在安徽,全省受旱面積達到2591萬畝,其中嚴重干旱面積1074萬畝。據統計,直接經濟損失已近十六億元人民幣。在陜西,關中、渭北地區旱情仍在加劇,15萬人面臨臨時飲水困難。
此次旱情之所以嚴重,一方面是天公不作美,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目前全國一半以上的耕地沒有水利設施,主要是靠天吃飯。2009年2月1日,中央“一號文件”正式出臺,連續6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注的都是三農問題。國家已經對農業問題給予了足夠重視,希望有關部門在全身心投入抗旱救災工作的同時,加大對旱情監測和農田水利設施的投入,確保我們這個人口大國的吃飯問題受到保障。
為此,澤泉生態開放實驗室(Zealquest Laboratory for Ecological Research)提出一套土壤旱情(墑情)監測的系統解決方案,利用國際上最先進的在線監測和便攜式監測設備,監測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降雨、空氣溫濕度、蒸發量、風速風向等指標,為抗旱、地下水測報等工作提供全面、及時、準確的數據。結合現有各系統中的水文、降雨、氣象等數據,實現抗旱、地下水信息的綜合管理,為抗旱救災、水利調配等提供依據。
方案下載
上海澤泉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總部)
上海市 中江路879號 天地軟件園 28幢402-403座(郵編:200333)
http://www.zealquest.com
電話:021-51556114/115/116/117/118
傳真:021-5155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