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畢業研究生的機遇和展示:CTD New Stars
點擊次數:4084 發布日期:2022-9-13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臨床轉化發明”(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Discovery;CTD)是由國際著名科學出版社Wiley出版的、聚焦臨床轉化醫學早期發明性、探討性、創新性的國際雜志。CTD去年一發行,就受到國際同行的密切關注和支持,發表了一系列高質量的科學論文,在臨床轉化醫學領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從今年九月,CTD創辦了一個新的專欄“臨床轉化發明新星 CTD New Stars”, 專門為近期畢業的研究生提供了機遇發表基于研究生畢業論文的系統綜述。研究生把自己幾年學習的科學文獻、獨立思考、研究體會和經驗、研究領域的最新發展、以及研究方向的未來展望,基于自己的畢業論文,撰寫成一個系統性好、科學性強、創新性高的優秀綜述,發表在CTD雜志。為自己研究生科學探索旅程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CTD雜志將組織國際專家和學者對其進行認真地評審,特邀國際教授指導和撰寫述評,為臨床轉化發明新星提供更多的交流機會。
畢業研究生一一系統科學回顧、思考、與展望!
CTD發表了 “臨床轉化發明新星” 第一篇綜述,題目為“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olesterol metabolism and mitochondrial func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綜述的作者是李立揚醫學博士,于2022年7月畢業于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師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王向東教授,主要從事肺部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及肺炎的相關研究。博士期間,其主要關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脂質代謝與線粒體功能的變化,探索了膽固醇代謝與線粒體功能障礙之間的關系及相關機制,共發表論文14篇,其中包括一作的SCI 8篇(累積影響因子 54.313)。基于畢業論文,她系統地科學地回顧、思考、與展望了自己科研方向,結合自己研究發現,撰寫了這篇優秀綜述(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olesterol metabolism and mitochondrial func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 Li - 2022 -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Discovery - Wiley Online Library)。下面是李立楊博士關于撰寫這篇綜述的考慮和體會:
圖:李立楊博士
問:你是如何產生在畢業后撰寫這篇綜述的想法的?
答:這篇綜述是對我博士課題的總結和延伸。在我博士期間,我閱讀了大量關于膽固醇代謝和線粒體功能的相關文獻,對于這一領域有了一些了解。寫這篇綜述不僅可以系統地整理歸納相關的知識點,還可以讓我緊跟這個領域的最新進展,讓我發現一些曾經沒有關注到的科學問題,對我未來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

圖:李立楊博士在新冠疫情期間,工作在抗疫一線。
問:你是如何構思和設計這篇綜述的?
答:這篇綜述的框架大體是跟我的畢業論文一致的。我的博士課題主要研究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線粒體功能和膽固醇代謝之間的關系,并探索了其背后的機制。因此在我的綜述中,我也總結了關于這兩部分的內容,并且重點撰寫了這兩者在肺部疾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研究進展。 在這篇綜述中,另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這兩者之間的機制,由于目前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對于這一領域的研究不多,我擴大了搜索范圍,重點閱讀了脂質代謝和線粒體功能之間的聯系在各種其他疾病中的作用,以期能找到值得借鑒和探索的方向。
問:這篇綜述和你的畢業論文之間有什么聯系?
答:我這篇綜述的重點就是我博士課題的主題。我博士課題的時候主要討論了膽固醇代謝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炎癥反應的影響,探索線粒體上的膽固醇累積對于線粒體功能的作用及相關機制,并進一步重點研究了我的靶分子——STARD家族中的STARD3在其中的作用。而當我在寫這篇綜述時,我發現膽固醇與線粒體之間的聯系可能有其他多種機制的參與,所以我將這部分進行了進一步的挖掘并進行了總結,希望能更為全面的對這部分進行一個綜述。
圖:李立楊活躍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的人文教育活動中
問:通過撰寫這篇綜述,你收獲了什么?
答:在撰寫這篇綜述的過程中,我總結了我既往閱讀過的文獻,并繼續對最新的研究進行了學習。這幫我鍛煉了我的邏輯思維能力,更新和拓寬了我的知識儲備,也給我之后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問: 你想對一些年輕的博士說些什么?
答:博士畢業并不是科學研究的終點,而是你未來研究的起點。將現在的成果作為你未來研究的基石,通過閱讀文獻和不斷的挖掘及思考,勇于提出具有創新性的科學假說,這會讓你的未來研究既有厚度、又有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