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學習與發展”系列調研報告之“就業狀況”發布
●英語成績、社交能力對工資有正向作用
●好的家庭背景和名牌大學也有明顯優勢
新快報訊 據《光明日報》報道,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調查顯示,2010年高校應屆畢業生求職成功率為72%;平均起薪為每月2153元;中部和東北地區大學畢業生工資低于東部和西部;大學畢業生最想進入政府和國企;自主創業比例僅達4%;英語成績、綜合素質對提高工資作用明顯。家庭背景對大學生就業非常重要,名牌大學畢業生優勢明顯。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中心和教育研究院于2010年啟動了這項中國大學生就業追蹤調查。問卷的設計匯集了來自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等眾多領域專家的意見。問卷中不僅涉及學生的基本信息和家庭背景,還包括了高考成績,大學期間的活動以及就業信息等。
1 高校畢業生起薪總體較低
研究發現:大學應屆畢業生平均起薪為每月2153元,在整個社會的工資層級中處于較低水平。
截至2010年6月,在接受調查的6059位應屆畢業生中,有4105人尋找過工作,求職率為68%。這其中有2965人收到過錄用通知,求職成功率為72%。統計結果表明,2010年大學應屆畢業生的月平均初始工資為2153元。大學生起薪的個體間差異明顯。具體來看,69%的畢業生月起始工資在2000元以下,最低僅為每月500元。僅有3%的畢業生月工資在5000元以上,最高達40000元。
2010年,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給出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農民工的月平均工資為1670元。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0年全國城鎮非私營企業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為3096元。由此可見,在整個社會的工資層級中,高校畢業生起薪僅能達到中等偏下收入水平。
2 東部和西部地區工資更高
研究發現:大學畢業生傾向于在東部地區就業,且東部工資更高;不同專業工資差異明顯;外資企業收入最高,自主創業比例較低。
按照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的區域劃分,我們分別考察工作地域的工資水平及其差異。結果表明,東部地區工資水平較高。大學畢業生中有半數以上畢業生選擇在東部地區求職,月平均工資為2262元。有25%的畢業生選擇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求職并最終獲得錄用。這四個城市月平均工資為2529元,高出其他地區27%。西部地區月平均工資為2048元,高于中部和東北。這很可能是因為西部地區近年來的迅猛發展導致高端人才需求量增加,西部地區企業通過提高工資來吸引優秀人才。然而,中部、東北發展相對滯后,人才需求增速相對緩慢,工資水平較低。
不同行業的薪酬待遇有明顯差別。在強調應用性和技術性的行業中,工資水平較高,而在偏基礎理論的行業中,工資水平較低。不同類型的單位工資也存在差別。
調查發現,學生最理想的單位類型是國有企業和政府部門,占到了總數的六成以上。而工資較高的外資企業卻并不受學生的追捧,這可能與公務員和國有企業職工的良好保障和福利有關。大學畢業生最不愿意去的是集體企業。
從實際情況來看,畢業生分布最多的卻是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分別占到了37%和36%。政府部門主要實行公務員錄取限制,因而占比大大下降。進入外資企業的畢業生比重為10%。雖然求職意愿中有18%的畢業生愿意自主創業,但實際上僅有4%的大學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
3 實習經歷不會提高工資
研究發現:英語成績、社會交際能力對畢業生工資有正向作用;“尖子生”工資不如一般學生。實習經歷對提高工資無益。
英語成績對大學生工資水平有重要影響。在調查樣本中,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成績排名前20%的畢業生月平均工資為2516元,高出其他畢業生18%,由此可見英語能力在就業市場上的重要性。
優秀的社會交際能力能夠在就業市場上帶來正回報。大學期間擔任過學生干部的畢業生月平均工資為2213元,高出其他畢業生約8%。另外,身為黨員的大學畢業生比非黨員畢業生工資高出5%。
然而,“尖子生”工資不如一般學生。根據學生個人對自己大學學分績的評價,調查發現班級排名前20%的畢業生月平均工資為2027元,低于其他學生10%。大學期間從事兼職或實習對提高工資沒有幫助。數據顯示,大學期間從事過勤工儉學、校外兼職或實習的學生,工資反而較低。未參加實習的大學畢業生月平均工資為2315元,高出有過實習經歷的學生10%。這是因為大學生實習時,難以接觸核心業務,僅僅從事一些簡單勞動,除了給簡歷添彩,其實對提高勞動技能實際上沒有幫助,反而擠占了正常的學習時間。
4 好家庭更易獲得好工作
研究發現:優越的家庭背景對工資有積極影響,好的家庭出身更容易獲得好的工作機會。
好的家庭背景能夠提高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學生在就讀大學前的戶口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背景。調查發現,讀大學前為城鎮戶口的畢業生月平均工資為2250元,高出農村學生約8%。以家庭收入作為家庭背景的度量,同樣發現,家庭人均收入排名前20%的學生,其畢業后月平均工資為2540元,高出其他家庭學生約25%。父母中至少一方具有行政級別的畢業生月平均工資為2486元,高出其他學生約18%。
家庭背景對工資的作用可能是直接或者間接的。一方面,好的家庭背景可能帶來更好的家庭生活條件,改善學生營養,拓寬視野,提高綜合能力。另一方面,家庭背景可以利用豐富社會網絡資源為子女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調查顯示,有25%的畢業生在求職中有家庭或熟人幫忙,其中73%的學生認為“關系”對求職有幫助。
5 名牌大學確實回報更高
研究發現:名牌大學畢業生有著更高的回報,名牌大學工資溢價在女生和城鎮學生中體現明顯。
就讀名牌大學是否有更高的回報?這里將211院校(含985院校)定義為名牌大學。結果表明,名牌大學畢業生月平均工資為2427元,高出普通院校畢業生工資約28%,也就是說,名牌大學畢業生有著28%的工資溢價。
名校效應往往會隨著學生的性別、戶口類型等因素而變化。哪些學生從入讀名牌大學獲益更多?首先,女生就讀名牌大學獲益更多。入讀名牌大學的女生起薪是每月2293元,而入讀普通大學的女生起薪是每月1671元,前者高出了37%;對男生而言,該差距只有17%。盡管如此,整體而言,女生的平均工資仍然要低于男生。其次,來自城鎮的學生就讀名牌大學獲益更多。城鎮學生就讀名牌大學比普通大學多獲得了40%的工資,而農村學生就讀名牌大學只多獲得18%的工資。
不同行業 畢業生月平均工資
交通運輸業 3067元
IT業 2588元
傳媒及體育事業 2416
電力行業 2377元
金融業和制造業 均為 2312 元
教育和醫療行業 不到 2000 元
不同類型的企業 畢業生
月平均工資
外資企業 2741元
國有企業 2238元
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 2112元
民營企業和集體企業等 2000元
自主創業(僅 4% ) 17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