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漲"聲一片,居民消費者指數(CPI)從年初4.9%的同比增幅漲到年中的6.5%,面對物價上漲,西南地區各省市企業工資指導線都比往年增加了許多,甚至勞動部門公開建議企業提高員工工資,并給出了建議漲薪幅度。CPI指數居高不下,各項生活成本增加,導致企業員工對于薪酬水平更加敏感,薪酬不漲或漲幅跑不過CPI就是"被降薪"。一方面,"被降薪"會造成企業員工工作積極性下降,另一方面這也將給歲末年初人才流失帶來一定壓力。
一、西南地區整體薪酬狀況分析
太和顧問調研結果顯示,2011年西南地區整體薪酬增長率為12.9%,薪酬漲幅不僅高于全國整體漲幅(12.2%)和一線城市整體漲幅(11.6%),更是近幾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造成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CPI上漲導致企業薪酬給付水漲船高;另一方面人才回流、人才跨區域流動也是導致薪酬上漲的重要因素。
我們知道企業調整薪酬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企業全員普調,全員普調主要是根據整體市場經濟狀況和企業經營狀況進行調整,2011年最明顯的情況便是隨著CPI的一路飆升企業不得不隨之漲薪,但這直接導致企業人力成本大幅剛性增長,因此我們建議企業可以采取"CPI補貼"的形式根據CPI水平進行動態調整,其實"CPI補貼"早在2008年底就已經在一線城市出現了,這不僅能夠很有力地應對CPI上漲給員工帶來的生活壓力,又能夠有效地控制企業人力成本。第二種是針對崗位進行非常規性的調整,這種情況更多出現在當企業人員流動或外部人才市場發生變化時所做的基于崗位進行的薪酬水平調整,例如房地產行業的商業運營崗位、高科技行業中電子商務類高級UI工程師崗位等。
無論是企業還是員工,薪酬普漲幅度都是每年被特別關注的重頭戲,怎么漲才能做到員工滿意、老板放心呢?首先要尊重企業歷年的調薪幅度,在制定薪酬調整方案時需要將企業的年度經營效益與企業歷年的調薪幅度相結合,盡量做到企業內部政策的一致性。其次需要對比外部市場的調薪幅度,以確保企業調薪幅度的外部競爭力。
二、西南地區各行業薪酬狀況盤點
太和顧問2011年薪酬調研在西南地區覆蓋的主力行業包括金融、房地產、高科技、醫藥、制造、能源化工、消費品、傳媒等,其中細分行業又包括小額貸款、擔保、商業地產、高爾夫、酒店、白酒等等。2011年薪酬調研成果顯示,薪酬增長最快的行業依次是:金融、醫藥、高科技和房地產,金融行業以16.7%的漲幅穩居首位,醫藥行業14.2%緊隨其后,醫藥行業由2010年薪酬漲幅第三位上升到了第二位,究其緣由,一是研發人員供應少依然走俏,二是區域內醫藥流通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對于核心銷售人員薪酬給付尤其是變動部分明顯提高,三是醫藥全產業鏈延伸帶動行業內薪酬增幅普遍高于往年;房地產行業由2010年第二位跌至2011年薪酬漲幅第四位,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2011年房地產行業經歷兩年嚴厲調控后的理性回歸,行業正朝著規范化發展,薪酬狀況也逐漸回歸正常。
三、員工離職率分析
在通貨高度膨脹、CPI不斷攀高的情況下,薪酬水平無疑成為了員工離職的首要原因,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重新規劃。從調研結果看,員工離職主要可以分為薪酬原因、個人原因、公司管理原因和企業發展原因四類,其中薪酬原因主要是來自對薪酬水平和薪酬公平性或激勵性的不滿,個人原因主要是因為個人身體、志向、家庭、深造和缺乏或喪失足夠的職業發展機會等原因,管理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方法不當,企業發展原因則主要涉及公司經營和政策方面因素。
人員流失率過大直接導致企業效率的下降,同時企業想要健康穩定的持續盈利就必須依托于員工的努力,而員工想要更多的獲取個人利益也必須付出更多的勞動。因此,企業與員工是相互依存的,盡管離職員工認為薪酬水平問題是導致離職的主要原因,但企業應該更關注在職員工,抓住并滿足在職員工的需求,這才是保留人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作者:太和顧問 董莉秋)